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在召開,二十大報告中所提出的“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非洲也一直受到關注和認同。
中-非聯合研究中心是由中國援助肯尼亞建設的第一個大型綜合性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機構,是中國科學院首批“發展中國家”境外機構之一。生物多樣性保護是中-非聯合研究中心重點研究領域之一,中方在項目中主要為非洲伙伴提供技術、設施和培訓,共同對非洲珍稀植物開展研究,提供保護植物多樣性的新途徑。
2022年10月18日,央視新聞特別節目《二十大時光》特別報道了中國科學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在肯尼亞內羅畢開展的中非綠色合作。報道中提到:“非洲多家媒體持續關注著二十大的召開,非洲多國政要和專家也對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在助力全球發展方面的重要性給予高度贊賞,非洲贊同中國綠色發展理念并尋求深化合作,中-非聯合研究中心植物園是中國倡議成立的‘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的重點項目。”
近年來,中-非聯合研究中心在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環境監測技術等領域展開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為中非生態文明共同體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科研支撐。
中-非聯合研究中心非方主任羅伯特·吉圖魯在采訪時說:“我們與中國同行的合作真正實現了雙贏局面,我們的聯合研究成果不僅是為非洲國家,而是為中非雙方都提供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方案和解決辦法。”
風雨同舟,守望相助,中非雙方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行進軌跡與實踐經驗與非洲當前發展階段和科技創新需求相一致,中非環境科技合作前景廣闊。
中-非聯合研究中心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應對包括非洲在內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技術薄弱等問題。中-非聯合研究中心積極組織開展各類專業技術培訓與合作交流,將成熟的科研成果推廣應用至非洲大陸,取得顯著成效,為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得到當地國家的高度贊賞。
未來,中-非聯合研究中心將進一步強化其在非洲地區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保護、干旱區農業發展和流行性疾病防控等領域的能力建設和人才培養示范功能,切實幫助非洲國家解決糧食短缺、生態環境污染和人口健康等重大現實問題,著力將中-非中心打造成為立足肯尼亞、輻射非洲大陸的中非雙方全方位合作大本營和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的搖籃,助力非洲國家的可持續發展。
中-非聯合研究中心非方主任接受央視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