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郭明全研究員和丁俊研究員邀請,武漢大學化學與分子科學學院馮鈺锜教授、公共衛生學院袁必鋒教授做客東湖講壇。
馮鈺锜教授以“基于衍生化的LC-MS分析方法研究——從植物激素分析到代謝物篩查”為題,系統總結了研究團隊在植物激素測定和代謝物高效篩查領域的工作。植物激素分析技術的缺乏曾長期制約國內植物學的研究進展,馮鈺锜教授團隊發展了化學標記技術輔助痕量植物激素脫落酸、油菜素甾醇、赤霉素的高靈敏質譜分析方法,建成了完整的植物激素分析平臺,填補了國內植物激素測定領域的空白。在代謝物篩查新方法的開發方面,團隊利用衍生化輔助源內裂解技術為內源性羧酸的精細結構鑒定提供了新思路;建立了衍生化輔助雙電壓掃描質譜技術,從生物樣本中鑒定341種潛在的膽汁酸代謝物。
袁必鋒教授以“核酸表觀遺傳修飾鑒定和測序分析”為題,介紹了課題組十多年在核酸表觀遺傳修飾領域的工作進展。袁教授團隊以發現和定位新的核酸修飾為研究主題,利用化學標記技術、生物正交標記富集分離方法及DNA-蛋白質鉸鏈富集分離手段等多種分析化學前沿技術,從DNA、RNA及mRNA中發現19種全新的核酸修飾;建立了DNA中的hm5C,8-oxodG, 5hmU, Tg 的定位分析方法;揭示了DNA中m6dA和5mC的去甲基化新通路。
報告結束后,兩位專家在植物激素分析和核酸修飾挖掘領域,與師生展開了精彩討論和問題解答,為今后武漢植物園師生開展植物激素測定及翻譯后修飾等相關課題的研究拓展了思路。
馮鈺锜教授報告會現場
袁必鋒教授報告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