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午,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草坪草與牧草分子育種學科組胡濤副研究員邀請,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副研究員高明君做客東湖講壇第十六期。本次講壇由胡濤副研究員主持。本次會議采取現場和線上直播方式同步進行,全國各地近100名科研人員以線上直播方式和武漢植物園的科研人員、研究生一起參加會議。
高明君圍繞“植物防衛的藝術:廣譜抗病和生存代價”主題展開報告,介紹了ROD1為核心的植物免疫抑制信號通路和蛋白三維結構模擬(structural mimicry)所介導的植物-病原菌共進化全新模型。首先,高明君首先講解了發掘廣譜持久的抗病品種對于控制水稻病害的重要意義。隨后,她對利用圖位克隆方法、從對腐生真菌病害紋枯病具有高度抗病的隱性遺傳穩定材料rod1中克隆到ROD1基因進行了介紹。并具體闡述了ROD1基因通過RIP1/APIP6-ROD1以及ROD1-CatB的信號級聯通路對水稻免疫反應進行精細調控的分子機理。并且,ROD1在禾本科植物中高度保守,可用于禾本科作物基因編輯育種。高明君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ROD1編碼序列存在一個單核苷酸多態性變異位點,該變異將水稻分成A和C兩種類型,而這兩種類型與水稻地理分布有關,說明作物抗病性受地域起源的選擇。相關成果已于2021年9月30日發表在期刊Cell上。
在隨后的現場交流互動環節中,高明君就大家提出的相關問題一一作了詳盡解答。
報告人簡介:
高明君,2014年2月至2021年4月,在英國劍橋大學Sainsbury實驗室從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植物與生物以及非生物環境因子的互作近五年,在Cell,Science,Nature,PLoS Pathogens和Current Biology等高水平學術期刊發表論文6篇。
報告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