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綜合新聞

            武漢植物園舉辦中國科學院第四屆科學節暨2021年科普開放日主題活動

              利用顯微鏡觀察不同植物的花粉形態,學習制作植物清潔劑,古法制造“蔡侯紙”,更有海報傳播科學知識,微視頻展現科學魅力,11月13日,中國科學院第四屆科學節暨2021年武漢植物園科普開放日活動在武漢植物園磨山園區如期開展。

              本次科學節以“科普開放日”形式舉辦, 分為“科教市集”“創新展-圖說科學”“創工坊-玩轉科學”“文創薈-徜徉科學”“科學之美-品味科學”和“零距離-聆聽科學”六個內容,多形式、多角度呈現武漢植物園科研成果,以公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科學傳播。7000余名社會公眾提前預約免費入園,嚴格遵循疫情防控措施有序、分散參觀,近距離、全方位體會科學之美。 

              “科教市集”旨在全景呈現武漢植物園的科研成果,除武漢植物園3個學科組之外,還邀請了華中農業大學博物館、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武漢新能源研究院等14家知名科教機構參展。圓溜溜的東紅獼猴桃、“復活”的千年古蓮子、珍稀瀕危植物書簽生動地呈現出植物園的科研成果,亮閃閃的巖礦化石、栩栩如生的蝴蝶標本、精巧的建筑模型令人目不暇接,智能垃圾桶、會投籃的機器人、炫酷的無人機讓人感受到智能科技的魅力。 

              “創新展”區域集中展出了來自武漢植物園的19個學科組制作的56張圖文海報。“千年古蓮‘復活’的秘密”水生植物的生存智慧“森林中千奇百怪的大型真菌”“長江沙洲生態過程和保護”……43個科學主題深入淺出地引導公眾了解科技前沿熱點,倡導科技帶來美好生活。與之相對應地,“科學之美”版塊則將實驗研究及科學教育過程中制作的多個科教作品以視頻形式展現,“植物尋香記”“神奇的葉上開花結果植物”“沉水植物怎么進行光合作用”,主題多彩的微視頻將自然科學知識與影音形式生動結合,引領公眾品味科學之美。 

              “創工坊-玩轉科學”與“零距離-聆聽科學”是趣味性和互動性最強的板塊。“創工坊”區域,花粉觀察、混沌擺小游戲、奇趣植物講解等現場科學課,以科學實驗、科普手作、科學小游戲等形式開展互動體驗,讓公眾參與其中,親身感受科學的魅力。“零距離”版塊,青少年在木匠工坊發揮創造力,親自制作“蔡侯紙”,利用植物拓印完成染色,學習編織繩結,在大自然中沉浸式體會科學的精妙。 

              活動現場,湖北省科技廳處副處長杜純,湖北省科協普及部四級調研員陳玉芬,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紀檢組組長、分黨組成員蔡長塔,武漢分院科技合作處副處長葉昀,武漢植物園副主任劉宏濤及多個學科組組長與部門負責人出席科學節,并擔任評委對“創工”“圖說科學”版塊進行了點評,評選出6個最佳展示作品。 

              值此建黨100周年、中國科學院建院72周年之際,中國科學院第四屆科學節暨2021年武漢植物園科普開放日活動集中展示了武漢植物園的科技創新成果,體現了其作為“國家隊”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的使命擔當,有助于搭建交流平臺,促進高端科研資源科普化。未來,武漢植物園將繼續致力于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讓公眾了解科學、關注科學、理解科學。 

            評委參觀展區

            公眾在“創工坊”體驗沉水植物關于無機碳的利用及貍藻原理觀察實驗


            公眾在“創工坊”體驗植物清潔劑的妙用

            中學生在“科教市集”展區體驗碳中和VR互動系統


            小朋友學習制作“蔡侯紙”

            科普開放中心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