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中國科學院成果發布與對接活動-臨空港開發區(東西湖)專場”在武漢市東西湖區成功舉行。武漢植物園紀委書記梁瓊率隊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現場成功簽訂兩項產業發展合作協議。
梁瓊認為,臨空港經濟開發區提出建設中部地區宜居宜業的國家級經濟開發區目標,武漢植物園的特色經濟作物種植成果將大有可為,雙方合作有望打造出都市休閑農業嶄新的產業鏈條。
盧志軍詳細介紹了武漢植物園的基本情況以及目前可轉移轉化的產品和服務,重點推介了19項成熟的技術成果,包括景觀園林規劃設計與施工、獼猴桃新品種選育及配套高產栽培技術開發與利用、水生經濟植物開發利用及生態農業開發、藥用植物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富營養化湖泊水生植被恢復技術、經濟微藻(紅球藻、螺旋藻等)和能源微藻優良藻種選育和工業化生產技術、功能蔬菜品種選育、栽培技術及開發利用、水源地水質保障技術、草坪草新品種培育與推廣、植物天然藥物白樺脂酸生物合成技術、河湖庫消落區植被恢復和景觀美化技術、能源木本植物品種選育和規模化種植技術、三種荷花新品種及栽培技術、新一代天然藥物功效型口腔清潔護理用品的研發和生產、種植業水肥高效管理模式與污染物生態防控技術、薔薇科苗木快速擴繁及轉基因體系、觀賞果樹、農林高效施肥專家系統、桃新品種及其擴繁及栽培技術。
楊東系統介紹了武漢植物園水生經濟植物包括水生花卉和水生蔬菜,重點介紹了武漢植物園蓮的發展歷史、特色以及目前可以推廣的幾個特色新品種。
成果推介會后的專場交流會,企業對武漢植物園的消落區植被恢復、水質凈化及水生植被重建、水肥高效利用等特色成果和技術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雙方約定會后繼續深入溝通,合作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