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一夜秋風冷,吹散芰荷紅玉影”,荷花雖美卻耐不住秋風寂寥,但在武漢植物園,深秋看荷花的美麗景象將很快實現。近期,武漢植物園秋荷景觀優化工程初步完工,經過園藝中心園地管理部和科普開放部的共同努力,秋荷成功落戶荷花展示區、睡蓮展示區和蓮軒,成為荷花景觀的新成員。這意味著,金秋時節,待夏荷落盡之時,游客可以觀賞到秋荷傲霜開放、一枝獨秀的獨特景觀。
秋荷景觀優化工程是武漢植物園近兩年重點推進的景觀工程。今年的秋荷景觀優化工程種植熱帶型泰國蓮品種三個,通過去年秋荷試點工程初步篩選表現良好的九個長花期中國蓮-泰國蓮雜交單株。泰國蓮品種分別為“冬紅”“雪里紅”“傲霜”,其中“雪里紅”是重瓣粉紅色品種,“傲霜”為單瓣白色品種、“冬紅”為單瓣粉紅色品種,這三個品種能夠開花至深秋甚至初冬。而武漢植物園自主選育的長花期型新品種荷花,即綜合了兩種蓮花的美麗,更繼承了熱帶蓮花期長的特點,荷花可以一直觀賞到11月中旬。預計在中秋時節游客就可以享受到“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的別樣“秋景”,國慶期間,秋荷將迎來最佳觀賞期。秋荷展示區域點狀分布在睡蓮展示區、蓮軒、荷花展示區,另有三個片狀集中分布在荷花展示區,栽培面積達到1500 m2以上。
藕種采挖、溫室擴繁、夏蓮割除、秋荷入池……秋荷的落戶充滿曲折,也讓園地管理水生組的工作人員煞費苦心。高溫不足,選擇現在生產溫室擴繁;為了讓秋荷的生長環境更適宜,秋荷移栽之前,工作人員適當地讓夏荷為秋荷讓道,對部分夏蓮進行割除。3月22日,第一批嬌嫩的秋荷開始移栽工作,由于高溫不足,秋荷存活率較低。4月中旬,工作人員對部分夭折的秋荷進行補充。6月11日,已經是烈日當頭的夏季,夏荷已經荷葉田田,工作人員穿厚重不透氣的防水服冒著烈日下池進行最后一批秋荷移栽的移栽工作。
如果保證秋荷景觀的觀賞效果達到最好?科普開放部和水生組的工作人員充分兼顧秋荷景觀的觀賞效果,工作人員將秋荷布置在蓮軒木棧道、荷花展示區木棧道的一側,方便游客近距離欣賞。三個種植區域點片結合的布展方式讓秋荷布展既有景點又有景觀,景觀層次更加豐富。考慮到秋荷開始時夏荷已經凋落,為了烘托出秋荷傲霜開放、一枝獨秀的景象,工作人員將秋荷和夏荷對比種植,屆時將形成夏荷凋零秋荷興,這廂看盡那廂起的奇特景觀。而秋荷東側的菊花圃菊花傲霜開放,與秋荷相互呼應,游客將可以享受菊荷同賞的奇妙觀感。
秋荷的推出是武漢植物園科研人員在秋荷育種工作上的重要突破,它使荷花的觀賞價值得到延伸,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秋荷景觀也豐富了我園四季花展的品牌內涵,有助于科普開放工作的提升。國慶期間,武漢植物園還將舉辦以“秋荷”為主題的荷花文化展活動,集中展示武漢植物園在荷花種質資源收集以及秋荷育種方面的科研成果,同時向公眾傳播傳統荷文化和秋荷科普知識。

溫室擴繁

秋荷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