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武漢植物園“磨山優秀青年沙龍”技術專題講座在2號會議室舉行。沙龍依據目前大家感興趣的新技術和實驗手段,邀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汪念副研究員和武漢植物園植物水分脅迫生物學學科組施海濤助理研究員為大家做技術專題報告。包括沙龍會員、園科研人員和學生在內的40余人參加講座,此次技術講座由辛海平主持。
汪念主要從事作物遺傳學方面的研究,在遺傳圖譜構建、性狀相關QTL定位等領域具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已在New phytologist、BMC Plant Biology等雜志上發表論文數篇。在此次學術交流中,汪念做了“高通量分子標記技術在植物數量遺傳學中的應用”的報告,主要講述了基于不同作圖群體的遺傳圖譜構建、關鍵性狀QTL定位、基于自然群體的GWAS和進化分析。
施海濤主要從事植物抗逆機理研究,在基因芯片整合分析、基因功能研究等方面經驗豐富,已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New Phytologist等雜志上發表了數篇學術論文。施海濤為大家做了題為“植物脅迫應答基因的分離與功能解析”的報告,主要講述了利用擬南芥公共數據庫的基因芯片結果來鑒定受多種脅迫共同調控的基因,通過相關突變體及過表達植株來解析目的基因的功能,并詳細探討其可能參與的信號通路。
講座現場提問積極,討論熱烈,此次活動為相關領域青年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交流經驗、相互學習的平臺,得到大家的認可。

汪念作“高通量分子標記技術在植物數量遺傳學中的應用”的報告
施海濤作“植物脅迫應答基因的分離與功能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