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2013年湖北省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弘毅堂舉行。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歐陽自遠院士應邀來漢,為廣大師生作了一場題為《直面挑戰——中國的月球與探月工程》主題報告,武漢植物園積極組織研究生前往聆聽報告。湖北省政府副秘書長黃國雄出席報告會并致辭,報告會由湖北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夏航主持。
歐陽自遠院士作為我國著名的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為中國的月球探測工程做出了重要貢獻,享有“嫦娥之父”之譽。在報告中,他結合自己豐富的人生經歷,緩緩道來個人與地質科學和航天事業的結緣,暢談我國實施探月工程的重大意義:既是國家利益又是民生工程。歐陽自遠通過大量珍貴的圖片資料,向聽眾們介紹了國內外探月技術的發展過程,指出美國阿波羅探月計劃帶來投入產出1:14的經濟效益,已引領全世界二十多年的科技進步;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探月工程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翱翔在太空中的“嫦娥2號”和蓄勢待發的“嫦娥3號”,都是新中國航天事業的驕傲。
作為知名科學家,歐陽自遠在培養研究生方面也有著切身體會和獨到見解。他表示,近年隨著研究生數量的迅速增加,在培養過程中發現了一些令人焦慮與痛心的現象:部分研究生獨立工作能力較差,沒有創新思維,經受不起挫折和失敗的考驗;部分研究生人文素養較低,對中華文化與優秀傳統了解與繼承不夠,缺乏邏輯思維和表達技能;部分研究生學風不正,存在若干學術不端行為,沒有科研道德的約束。凡此種種,應該引起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員的高度重視和警醒。他指出,做人要“愛國、誠信”,做事要“認真、負責”。最后,歐陽自遠表達了對廣大莘莘學子的衷心祝福,勉勵他們刻苦學習,勇于探索,敢于創新,未來投身于祖國的科研事業。
報告會后,研究生們紛紛表示通過這場科學道德精神的教育,深受鼓舞。今后在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將時刻謹記遵守學術規范,堅定踐行科學道德、維護良好學風,自覺抵制和預防學術不端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