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傳播工作是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重要途徑。科研一線的科研工作者即具有豐富的科學知識,又對科學研究具有真實的體驗和真切的把握。這類人群參與科普工作,和公眾面對面講述和交流,將極大地促進公眾理解科學。自2012年以來,面向武漢市民和青少年學生,武漢植物園持續推出科研人員主講的專家科普課堂,科研人員參與科普工作的風氣蔚然興起。
今年3月份以來,武漢植物園共舉行4場由科研人員主講的科普課堂,分別為江明喜研究員“植物物種多樣性及其保護”、陳媛媛博士“了解水生植物,解密野生菱”、蕭蕆博士“我們的濕地”、廖廓博士“植物和動物之間的關系”。課堂內容包括科研項目成果、各研究方向的基礎知識、和研究方向相關的擴展性生物學知識等;根據講解內容的深度,征集的參與群體有成人也有青少年學生;課堂即有室內講課,還有戶外實地講解,將課堂知識和園內植物或景點相結合。
2013年專家科普課堂是是去年這項工作延續和發揚。2012年,此系列科普課堂共舉行了9期,包括丁建清、劉貴華、韓月彭3位研究員,和胡龍興、李大衛、操瑜3位博士,以及張莉俊、張守君等專業人員。
此系列科普課堂受到參與者的廣泛好評。其為公眾和科研人員提供了交流的平臺,拉近了他們的距離。公眾可以近距離地和科研人員接觸,了解對他們來說“神秘”的科研工作,以及這些工作可能給他們生活帶來的改變。而科研人員可通過公眾的反應,了解普通公眾對科學的理解,將公眾的想法借鑒到研究中,擴展科研的思路。
在2013年下半年,武漢植物園將繼續推出6期專家科普課堂,希望廣大市民積極關注。

江明喜研究員戶外講解

陳媛媛博士課堂講述

肖蕆博士激情講解

廖廓博士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