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議現場
6月25日,濕地演化與生態恢復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武漢植物園召開。武漢植物園副主任張全發主持會議。
武漢植物園黨委副書記龔俊杰致歡迎詞,對參加會議的各位委員表示熱烈的歡迎。她指出這個跨院校跨專業結合建立的重點實驗室符合國家2020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希望兩家單位進一步合作,促進實驗室的發展。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王焰新指出,教育部鼓勵部屬院校與其他科研機構進行協同創新,這個重點實驗室是創新的一種形式。希望兩家單位聯手貢獻優勢資源,開展與濕地和生態相關的國際重大合作,把實驗室建設得更好。
湖北省科技廳副廳長鄭春白對實驗室成立以來的進步與成績給予了高度肯定,建議重點實驗室策劃重大聯合項目,課題申報要把握時間節點,通過課題的爭取,策劃大項目,如科技部項目,建立更高的平臺。科技廳會給予協助,共同將實驗室辦好。
隨后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偉做了2012年度工作匯報;尹黎燕博士、程丹丹博士、張克榮博士分別做了題為“中國水生植物無機碳濃縮機制的研究”、 “菊科千里光屬植物的生物堿與抗蟲性研究”、“秦嶺金水河流域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的研究報告。
報告結束后,到會的各委員對重點實驗室建設提出了建議,他們指出,重大項目這塊重點實驗室要有突破,如三峽工程、南水北調等所帶來的江漢平原濕地環境變化、長江中下游的濕地生態安全問題等,應該圍繞國家主管部門的需求展開,要服務地方,投入地方經濟建設中,把實驗室做的更強更大。
最后,張全發總結發言。他對各位委員提出的建議表示感謝,同時指出,重點實驗室將從地學和生物學交叉的角度申請大的項目,共同把實驗室建設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