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鄉土園區主要游道邊上,一個兩米見方裸露了近3個月的土坑終于填平了,為什么3月底就開挖的土坑直到現在才填平?填平土坑的工作量并不大,將其淪為爛尾工程實在沒有理由。
解開謎團還需從3月底說起。
陽春三月,植物園一片生機盎然,鄉土園區卻由于地下水管破裂無法進行澆灌,水電班師傅經過多次探尋終于找到破裂區域,隨后工人們開挖土坑更換水管。一周過后,經確認施工合格,園地工人開始土坑回填,剛開工,一位扛著炮筒樣照相機的先生匆匆趕到,言辭懇切地要求工人師傅們不要回填,并希望找到園區主管人員到場再說明情況。
園區管理人員聞訊趕到現場,原來要求暫緩回填的是省野生動植物保護會成員李鐵老師。李鐵常年在植物園進行野生鳥類的觀察攝影,他發現土坑側壁有一對普通翠鳥夫婦已經進駐,通過最近兩天連續觀察雌雄鳥的進入洞口頻率及行為特征,李鐵認為雌鳥已在洞內產卵,如果此時將洞口填埋,普通翠鳥將無法繁殖,因此李鐵希望我們暫停回填。我們當即決定停止施工,等普通翠鳥夫婦的寶寶健康出生并搬家之后再行回填。
林中各種鳥兒叫聲此起彼伏,李鐵正教我們辨別那對普通翠鳥緊張且無奈的鳴叫時,湖北省知名鳥類專家李明璞老師在科普開放部人員陪同下也來到了現場,我們一道對園區進行了巡查,確認了鳥類在武漢植物園的主要生存區域,認真聽取了他們希望保持一定林下地被,減少人為擾動,為鳥類產卵繁殖及取食提供足夠空間的建議。
“爛尾工程”終于在近日得以完工,武漢植物園除了是植物的王國,也可以和應該成為鳥類的天堂。鳥語花香草木蔥蘢,萬物共享碧水藍天,才是努力的方向。

普通翠鳥巢穴(對側小洞)

普通翠鳥(李鐵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