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下午,應武漢植物園保育遺傳學科組和戰略植物資源學科組的邀請,University of California,Riverside植物科學系Norman C. Ellstrand 教授和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盧寶榮教授分別做了題為“Ashes and Phoenix: California’s wild radish resulted in the extinction of its progenitor”和“Gene flow from GM rice to its wild Relatives: Assessing Potential Ecological Consequences”的學術報告。他們的精彩報告引起了我園科研人員和研究生的極大興趣,同學們踴躍提問,積極討論,現場氣氛非常熱烈。
會后,Elllstrand教授和盧寶榮教授參觀了我園的沉水植物展示區、景觀溫室、藥園、獼猴桃園等科研科普設施,并與保育遺傳學科組和戰略植物資源學科組的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就當前植物學研究的一些熱點問題展開了討論。
Elllstrand教授在植物居群遺傳學和進化生物學領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PNAS, Evolution, Molecular Ecology等主流雜志上,在同行中產生了重要影響。盧寶榮教授多年從事小麥族和稻屬野生近緣種的保育、研究和利用,在國際上首次確定了30多種小麥族植物和2個野生稻的基因組;發現了SY基因組在東、西亞不同小麥族物種之間的分化以及屬間雜種中染色體的削除和類似于Ph基因的染色體配對控制;用基因組分析和分子標記,揭示了含AA基因組野生稻的系統演化關系和遺傳多樣性的分布規律。這些工作為麥類作物和水稻遺傳資源的有效利用,基因庫管理及合理保護提供了依據。近年來主要從事基因多樣性和轉基因生物安全性的研究,特別是轉基因的逃逸及其生態風險的評估研究,取得了許多令同行稱贊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