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云南省科技廳關于2013年度云南省科學技術獎勵推薦工作的通知》(云科獎發〔2013〕3號),現對我園擬申報獎勵項目進行公示。
任何部門或者個人,對公示項目持有異議的,請于公示之日起7日內向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科研處提出書面報告,并提供必要的證明材料。我園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異議事項進行查證、核實和處理。恕不受理匿名異議。
公示時間自2013年5月15日至2013年5月23日。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聯系人:梁瓊
電 話:027-87510129
傳 真:027-87510670
2013年5月15日
報獎項目信息公示
一、項目名稱
紅球藻產業化生產及產品質量標準研究
二、成果完成單位
云南綠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三、主要完成人
李夜光、杜偉春、耿亞紅、鴨喬、陳建榮、苗鳳萍、左仕陸、盧大炎、龍祥、史曉晨、萬慶家、溫小斌、譚澤美、周小艷、關雪英、關翠紅、余紹蕾、呂品武、武金昆、方仁祥、屈元圃
四、項目時間
2007年10月-2011年6月
五、項目成果簡介
篩選出適合于云南程海地區培養的雨生紅球藻藻種,建立了獨特的大規模培養紅球藻生產天然蝦青素的技術體系,包括獨特的“一步法”生產模式、超臨界提取蝦青素工藝、HPLC測定蝦青素含量、化學法準確測定紅球藻孢子破壁率等專利技術;在國內率先申報雨生紅球藻新資源食品,獲得國家衛生部批準;研究制定了雨生紅球藻粉、飼料用雨生紅球藻粉、雨生紅球藻軟膠囊的質量標準;紅球藻軟膠囊獲得云南省重點新產品證書。建成5萬平米紅球藻養殖基地和年產1億粒紅球藻軟膠囊的生產線,年產值過億元。項目的實施為程海地區提供400多個就業機會,每年為地方增加500萬元以上的稅收收入,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建立了環境友好的生產工藝,紅球藻培養基循環利用,生產過程中不排放廢水,對于紅球藻生物技術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針對規模化培養紅球藻生產天然蝦青素的關鍵技術研發,發表研究論文近20篇,5項發明專利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