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是我國重要的水生經濟作物,屬于異花授粉植物。可以通過有性生殖(種子)和無性生殖(分藕)的方式產生后代。種子繁殖的方式產生的后代會發生性狀分離,優良性狀難以保持。生產中廣泛應用的繁殖方式是分藕繁殖,但分藕繁殖成本高,且保存和運輸費用高,繁殖系數低。
組織培養技術可在短時間內擴繁形成大量后代植株,但蓮的組織培養鮮有成功報道。主要的障礙包括:難以產生愈傷;愈傷在繼代過程中褐化嚴重難以保持;無形成完整植株的成功報道。因此深入開展蓮的愈傷組織誘導工作,探討影響愈傷組織形成的機理,為利用基因工程產生新資源奠定基礎。
水生植物基因組學與遺傳育種學科組博士后劉艷麗在楊平仿研究員的指導下,首先確立了白建蓮的子葉胚的最佳愈傷誘導培養基,并利用蛋白質組學技術分析了子葉胚在未誘導、誘導10天和誘導20天三種條件下的蛋白質差異表達情況。結果表明子葉胚在不同誘導時間下參與代謝相關蛋白質、脅迫和氧化還原相關蛋白質、激素和信號傳導相關蛋白質以及細胞壁相關蛋白質的表達水平發生顯著變化。該研究結果對于探討蓮愈傷組織形成的機理奠定基礎,相關結果在線發表在Journal of Proteomis。
圖差異表達的蛋白質功能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