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中-非聯合研究中心建設開工儀式在肯尼亞肯雅塔農業科技大學舉行。肯尼亞國家副總統盧托和中國駐肯尼亞使館臨時代辦田林分別代表兩國政府出席開工儀式,共同為中-非聯合研究中心項目開工破土。
中-非聯合研究中心是中國科學院在肯尼亞建立的海外科教基地,同時也是中國政府在境外援建的第一個大型綜合性科教機構,旨在促進中、非在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環境、荒漠化防治和現代農業示范等多領域的互惠合作研究。中心主體建筑和附屬植物園由中方援建,研究項目由中科院與肯雅塔農業科技大學等聯合實施。
盧托在致辭中感謝中方對該項目的援助,并表示這是中肯政府間的重要合作項目之一,肯政府正全力推進工業化、現代化進程,與中國等發展伙伴開展了蒙巴薩-內羅畢標軌鐵路、地熱發電、機場港口等多個項目,希望肯青年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攜手努力,共同促進肯經濟社會發展。
田林指出,該中心于2013年5月立項,建筑主體以及附屬的植物園完全由中國政府出資承建,工程的開工代表著中國同肯尼亞和非洲國家深入開展科技和生態環保合作邁出了新的重要步伐。他強調說:“我們根據非洲國家科技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訴求,結合中方對非科技合作的基礎和自身的技術和人才優勢,設立了這個研究機構。目標在于多個方面的合作,包括與非洲有關國家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資源遙感、生態環境、荒漠化防治與現代農業示范等多方面的互惠合作研究,全面提升非洲國家科技和生態環保水平,同時為中、非雙方培養一支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隊伍。”
中科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邱華盛在講話中指出,中-非聯合研究中心的建設將為中、非科學家開展合作和交流提供重要平臺。自2013年中心建設正式立項以來,已經啟動了30余個合作研究項目。中、非科學家在東非生物多樣性考察、東非典型地區荒漠化防治技術集成與示范以及東非大湖流域水環境與土地可持續利用等領域取得了一定成果。截至目前,中心已開展專業技術培訓3次,為非方培訓技術人員70余名。此外,中心所屬的研究機構已招收非洲留學生27名。
肯尼亞教育與科技部長卡伊門伊、基亞布郡副省長基廷基、肯雅塔農業科技大學校長伊姆布加,中國駐肯尼亞使館經商處韓春霖參贊、中-非聯合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王青鋒等300余人出席開工儀式。
盧托和田林共同為項目破土
儀式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