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圖片新聞

            武漢植物園在水生植物繁育系統適應性進化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由于面臨水環境的影響或脅迫,水生植物在各項功能體現過程中,其形態結構表現出很多適應性進化式樣。已有的關于水生開花植物有性生殖的研究為理解被子植物花的進化式樣和規律提供了絕佳的實驗案例。

            花藺是一種挺水開花植物,兼具有性生殖和克隆繁殖兩種方式,有性生殖嚴格依賴昆蟲傳粉來完成授粉并形成種子,無性生殖以根狀莖珠芽或花序珠芽來實現。在中國主要分布于東北地區,花期剛好與一年中的最大降雨期相遇。通常,該種植物花的雌蕊群為紅色;另外,一種雌蕊群為白色的植株也被發現頻繁存在于花藺在東北的部分分布區內。其開花過程如何應對雨水的脅迫?兩種植株之間存在何種相互作用,如何維持共存?

            針對這些問題,在王青鋒研究員的指導下,武漢植物園水生植物適應性進化研究組楊春鋒博士等人對其繁殖生態學過程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花藺已開放花的花藥具有應對雨水的快速可逆開合機制。進一步的研究揭示,花藥外壁可伸縮的細胞是可逆開合的結構基礎;花藥閉合后可有效延長花粉活力并減少花粉浪費。這種機制顯著提高了其雄性適合度。研究論文Reversible anther opening enhances male fitness in a dichogamous aquatic plant Butomus umbellatus L., the flowering rush發表在Aquatic Botany(2012, 99, 27-33)上。對兩種花色植株間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在各自單純居群中,白色雌蕊群植株具有更高的種子產量以及更多的花序珠芽;但在混合居群中,紅色雌蕊群植株則擁有更高的種子產量,并減少了花序珠芽產出。控制條件下交叉授粉實驗揭示,兩種植株之間存在不對稱的花粉-柱頭相互作用,白色植株花粉能單方向地、顯著促進紅色植株的有性生殖能力,這種能力不光體現在其自身花粉的生殖力上,亦能促進紅色植株花粉的生殖力。這一結果揭示了一種新的平衡選擇式樣來解釋植物花色多樣性的維持機制。研究論文Asymmetric pollen–pistil interactions contribute to maintaining floral colour polymorphism in a clonal aquatic plant (Butomus umbellatus L.)也發表在Aquatic Botany(2013, 106, 29-34)上。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0970209)資助。

            論文鏈接:1 2

            花藺花序結構以及單花中花藥開裂過程

            (水生植物適應性進化學科組)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