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活動對河流生態系統的影響日益加劇,對其生態系統健康的評價方法的探索也應運而生。底棲硅藻是一類對河流生態環境變化極為敏感的指示生物,在發達國家早已是環境監測部門的日常監測指標。并基于硅藻的基礎生物學和生態學的研究,建立了多種硅藻指數來評價河流水質健康。然而,在某一地區建立的硅藻指數是否適用于其他地區仍然值得深入的探討。
漢江上游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其河流水生態系統健康是保障工程社會經濟效益的關鍵。武漢植物園系統生態學學科組譚香博士在張全發研究員的指導下,對漢江的硅藻的時空分布格局進行了系統研究,在此基礎上,對廣泛應用于世界各地的14個硅藻指數開展了比較分析,篩選出了適用于漢江水域生態系統健康評價的3個底棲硅藻指數,并解釋了其適用于漢江的原因。該研究工作為我國亞熱帶河流的生物監測與生態系統健康評價提供了借鑒。
本項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科院國際合作項目的資助,相關研究結果以Using diatom indices for 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in a subtropical river, China為題,在環境科學領域重要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上在線發表(DOI: 10.1007/s11356-012-1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