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圖片新聞

            武漢植物園蘋果品質性狀遺傳研究取得新進展

            我國蘋果栽培面積和產量均占據首列,但果實品質遺傳與改良研究明顯滯后。為克服蘋果傳統育種周期長、盲目性大、效率低等缺點,加強果實品質性狀相關基因的發掘及其緊密連鎖分子標記的開發等研究,推動我國蘋果分子育種研究,加快我國優質蘋果新品種選育,已成為我國蘋果產業的迫切要求。

            武漢植物園果樹分子育種課題組張瓊博士在韓月澎研究員的指導下,選用‘金冠’和‘紅玉’雜交F1群體,開展了蘋果糖、酸含量的QTLs定位研究。首先利用均勻分布在17條染色體的SSRs標記,對29份種質資源進行遺傳多樣性鑒定,結果表明‘金冠’和‘紅玉’遺傳差異較大,它們雜交構建的F1群體比較適合遺傳連鎖圖譜的構建。掃描蘋果基因組序列,發現了28,538個簡單重復序列(SSR),并開發了81個新的SSRs標記,利用這些新開發的SSRs和前人發表的標記對紅玉/金冠F1代286個單株的基因型進行了檢測,構建了一張蘋果基因組連鎖遺傳圖譜,圖譜共包括251個位點,總長1720.9 cM,兩個標記之間的平均距離為7.3 cM。同時,構建了紅玉/金冠F1分離群體的果實品質性狀數據庫,包括蘋果酸、果糖、葡萄糖、蔗糖等組分含量,采用區間作圖法在第8號染色體檢測到1個與蘋果酸含量相關的QTL,LOD值為3.45,能解釋16.9%的表型變異。一系列研究不僅為闡明蘋果果實甜、酸性狀的遺傳機制提供了理論基礎,而且為果實品質性狀的遺傳改良提供了分子元件。

            該研究得到了973、863、NSFC的資助。部分相關研究成果已在國際刊物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上刊出(SCI,Top30%)。近期研究成果以“Identif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enome-wide simple sequence repeats to identify a QTL for acidity in apple”為題,在權威期刊BMC Genomics(SCI,Top30%)上在線發表(DOI: 10.1186/1471-2164-13-537)。

            論文鏈接(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論文鏈接(BMC Genomics) 

            29個蘋果種質資源的UPGMA聚類樹狀圖

            基于SSR標記的蘋果遺傳圖譜

            (果樹分子育種學科組)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