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食品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微生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mVOCs)因可反映食品中微生物生長而成為檢測食品早期污染的指標,在食品安全監測中備受關注。mVOCs是食品中的微生物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約2000種化學性質不同的揮發性代謝產物,包括醇類、烴類、醛類、酸類、酮類、醚類、酯類等。由于mVOCs種類多、含量低,且容易受多種因素影響導致mVOCs濃度發生明顯變化。因此,高效的樣品預處理技術、高靈敏度的分析儀器和可靠的數據分析方法是富集和檢測mVOCs的關鍵。到目前為止,已經報道了許多測定食品中mVOCs的分析方法,但較少有討論這些方法的文章發表。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范民霞助理研究員在郭明全研究員的指導下,總結了mVOCs的種類及其產生機制。同時,匯總了頂空、吹掃捕集、固相微萃取和針式捕集法等mVOCs采樣方法,并對mVOCs的分析方法(離子遷移譜法、電子鼻法、生物傳感器等)及其在食品微生物污染檢測中的應用進行了系統的回顧;最后,指出便攜式設備、新興的新材料、高通量和現場檢測、高性價比和大規模生產的分析儀器將成為未來mVOCs檢測的有希望的方向。
上述研究成果以“Advances in microbial analysis: Based on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of microorganisms in food”為題,發表在期刊Food Chemistry上。該研究得到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Grant No. 2021CFB263)的資助。
圖 食品中mVOCs的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