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態系統中存在的倒木可為大量土壤無脊椎動物提供棲息地等資源,對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作用。過去的研究大多關注土壤中的無脊椎動物群落而忽視了倒木這一重要生境,尤其是倒木分解過程中木材材質的改變會對附生的無脊椎動物群落產生影響。明確倒木分解動態過程中附生無脊椎動物群落的變化規律對掌握生物多樣性與樹木分解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蚯蚓被稱為“生態系統工程師”,對森林生態系統中有機質分解與物質循環起著重要的作用。武漢植物園科研人員與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烏特勒支大學等學者合作,開展了森林樹木分解長期實驗。通過在不同森林對倒木分解過程中附生無脊椎動物群落的觀測研究,研究觀測到蚯蚓存在于分解的倒木中,蚯蚓群落受倒木樹種、分解階段和分解環境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研究表明,不同類型倒木對森林蚯蚓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結果以"Earthworms are not just “earth” worms: Multiple drivers to large diversity in deadwood"為題,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武漢植物園流域生態研究中心左娟博士為文章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
圖1 不同樹種樹干分解過程中的蚯蚓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