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龍掌血屬隸屬于蕓香科(Rutaceae),僅含飛龍掌血一種。該屬植物與同科中的黃檗屬、吳茱萸屬、花椒屬等類群植物都能產生生物堿。飛龍掌血廣泛分布于非洲、亞洲,其根和莖含有小檗堿,具有重要藥用價值。
武漢植物園東非植物區系和分類學科組的研究人員通過對采自肯尼亞的飛龍掌血樣品進行了葉綠體基因組測序和分析。經利用葉綠體基因組數據構建可靠系統發育框架,進行生物地理歷史分析,揭示了氣候改變、生物地理歷史在物種分布和演化中的影響。本研究結果對于研究蕓香科植物的種群遺傳學和生物地理學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研究結果表明:(1)飛龍掌血葉綠體基因組大小為158508 bp,有一個大的單拷貝(LSC)區,SSC和兩個反向重復(IR)區。該基因組包含113個基因(圖1,2)。(2)比較基因組學分析顯示基因排列具有高度相似性;trnH-psbA、rpoB和ycf1可用于有效的遺傳標記。(3)系統發育分析支持將飛龍掌血屬(Toddalia)和花椒屬(Zanthoxylum)合并,飛龍掌血的拉丁名由原來的“Toddalia asiatica”修訂為“Zanthoxylum asiaticum”(圖3)。(4)生物地理學研究表明,飛龍掌血屬植物起源于亞洲,而后擴散到非洲和馬達加斯加等地(圖4)。
研究論文以“Comparative Genomics, Phylogenetics, Biogeography, and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Toddalia asiatica (L.) Lam. (Rutaceae) from Africa and Asia”為題發表于期刊Plants上。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項目(151853KYSB2019002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970211)、中科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SAJC202101)的資助。肯尼亞籍學生Elizabeth Syowai Mutinda為第一作者,胡光萬研究員為通訊作者。
圖1 飛龍掌血屬植物質體基因圖譜
圖2 飛龍掌血屬質體大單拷貝、小單拷貝,SSC,和反向重復(IR)區域邊界比較
圖3 基于最大似然法和貝葉斯推斷法構建系統發育樹
圖4 飛龍掌血分布模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