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污染已成為全球性環境問題,目前關于微塑料污染的研究多集中于海洋環境中,關于淡水系統微塑料污染的研究相對較少。相較于海洋環境,內陸淡水環境與人類接觸更為頻繁,且陸地淡水是海洋塑料垃圾的重要輸送源,其微塑料污染應受到更多重視。
武漢植物園科研人員定量定性分析了微塑料在典型城市內湖-邕江水體和沉積物的分布狀況、形態特征和化學組成,結合水域周邊環境、人類活動等因素對微塑料的潛在來源進行了合理推測;基于微塑料對淡水水生生物的毒性數據,應用物種敏感性分布法推導了微塑料預測無效應濃度(PNEC);結合獲得的PNEC,采用商值法評價了邕江水體微塑料的生態風險。研究結果對于深入了解微塑料在內陸淡水系統中的污染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數據,并為微塑料的風險管理提供支持。
研究成果以“Microplastics’ Pollu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in an Urban River: A Case Study in the Yongjiang River, Nanning City, South China”為題,發表在SCI期刊Exposure and Health上。論文鏈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403-018-00296-3。
邕江采樣位點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