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研究進展

            武漢植物園揭示了青藏高原濕地土壤中氨氧化微生物的群落構建的調控機制

                氨氧化過程在氮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該過程高度依賴于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細菌(AOB)的活性。盡管已有研究表明AOA和AOB分布廣泛,受到環境因子的調控,但對于高海拔濕地生態系統中氨氧化微生物的了解卻十分有限。

              為了解釋氨氧化微生物群落在不同地理距離及環境梯度下的分布模式,武漢植物園濕地生態學學科組的科研人員周雯等在劉貴華研究員和劉文治研究員的指導下,在青藏高原選取了河流、湖泊和沼澤等不同類型的31個自然濕地,分析其氨氧化古菌和氨氧化細菌的群落組成及多樣性格局。結果表明,濕地土壤中氨氧化微生物的豐度、群落組成和活性存在較強的異質性,空間距離和環境變化均影響著微生物的群落構建,但環境因素對青藏高原濕地氨氧化微生物群落格局的形成起著主導作用,具體而言,氣候條件對AOA群落構建影響更大,而年均溫、植物豐富度及土壤條件與AOB的群落組成顯著相關。該工作基于青藏高原濕地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的大規模調查,其結果將提高我們對高海拔偏遠濕地氮循環過程的認識,并拓展高海拔濕地的管理思路。

              研究成果以“Environmental factors, more than spatial distance, explain community structure of soil ammonia-oxidizers in wetlands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為題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Microorganisms。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971479)、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2017388)和中國科學院重點部署項目(ZDRW-ZS-2017-3-2)的支持。

              論文鏈接:https://www.mdpi.com/2076-2607/8/6/933

             

            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組成的環境驅動因子

            濕地生態學學科組 周雯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