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植物園和肯尼亞國家博物館的科研人員在肯尼亞中部干旱區的Mutomo山植物保護區及其周邊區域開展了藥用民族植物學調查和研究。相關研究結果以題為“肯尼亞干旱區的Mutomo山植物保護區及其周邊民族植物學調查”的論文,近期在國際學術期刊《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s》上發表,這是中肯兩國聯合開展科研合作的又一新成果。
肯尼亞已記錄有本土維管植物6293種,而其干旱地區生長了超過5000種植物,其中約有1200種具有藥用價值。干旱地區的植物資源在維持當地居民的生計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尤其提供了眾多的藥用資源植物。Mutomo山植物保護區是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Botanic Gardens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BGCI)的成員之一,位于肯尼亞Kitui縣的Mutomo區,是典型的干旱區域。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和肯尼亞國家博物館(NMK)的研究人員對Mutomo山植物保護區及其周邊地區的傳統藥用植物進行了調查研究。在調查過程中,先對當地傳統草醫及居民進行了訪談,其中訪談的傳統草醫大多為60歲以上的老人,年齡最長者96歲,在傳統草醫的引導下,進行了市場調查及實地植物標本和研究材料采集。通過調查,共記錄了69種當地人使用的傳統藥用植物,其中24種為常用草藥;被記錄的植物中,辣木科的Moringa borziana為第一次在肯尼亞被記錄作為傳統藥用植物使用;豆科為擁有常用藥用植物種類最多的科(含13種);當地的藥用植物主要從周圍的山地、灌木叢、農場和廢棄的農田獲取;從對草醫的訪談調查中得知,一些主要分布于周圍山地的藥用植物數量正在減少,如常用的馬錢科的Strychnos henningsii和蕓香科的Vepris simplicifolia等;在市場調查中,發現有三種藥用植物,包括豆科的Cassia abbreviata, 使君子科的Terminalia brownii和蕓香科的Vepris simplicifolia在Mutomo的市場上有銷售。由于時間的關系,本調查仍不夠充分,可能還存在當地傳統藥用植物未被記錄,由于肯尼亞干旱區在雨季和旱季生長的植物種類差別很大,人們所能獲得的植物資源明顯不同,因此需要在雨季和旱季分別進行補充調查。另外作者建議,在肯尼亞,需要在不同地區開展更多的民族植物學調查和研究,特別是在一些森林破壞嚴重的地區,這些地區在以往的植物資源調查中往往被忽視,則更加需要加強民族植物學調查,以使這些地區的植物資源以及利用這些植物資源的傳統知識得到記錄和保護。
論文的第一作者為肯尼亞籍研究生Fredrick Munyao Mutie,另有學科組多名學生參與調查和研究,武漢植物園的王青鋒研究員、胡光萬研究員及肯尼亞國家博物館植物部主任Paul Mutuku Musili博士聯合對本研究進行了指導,并參與調查或分析。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155/2020/1543831
圖1. 肯尼亞地圖(顯示Mutomo區和Mutomo山植物保護區的位置)
圖2. 藥用植物調查地—Mutomo山植物保護區及其周邊地區的生境 A. 灌木叢和周圍的山 B. 廢棄的農田
圖3. 被記錄的植物種類在不同科分布的情況
圖4. 不同生長習性植物所占的比例
圖5. 常用植物種類被使用的頻率
圖6. Mutomo山及其周邊的常用藥用植物A. Strychnos henningsii, B. Cassia abbreviata, C. Acacia tortilis, D. Moringa borziana, E. Tamarindus indica, F. Croton megalocarpus, G. Vepris simplicifolia, H. Aloe secundiflora.
圖7. 在Mutomo市場出售的藥用植物 A. Terminalia brownii的樹皮, B. Vepris simplicifolia的樹葉, C. Cassia abbreviata的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