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研究進展

            武漢植物園在可溶性有機碳在不同深度土壤中的去向研究中取得進展

              可溶性有機碳(DOC)是陸地碳庫中最活躍的一個部分,它在森林生態系統中的持續流動是碳損失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氮、磷等生源要素及重金屬、有機污染物等轉移的載體,因此DOC是森林生態系統碳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研究多是關注森林DOC的濃度、動態和影響因素,但對地表來源的DOC進入土壤后,其在土壤中的垂直遷移和轉化規律還知之甚少。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全球變化生態學學科組博士生王敏在劉峰研究員的指導下,將13C標記的凋落物來源的DOC添加到不同深度土柱(0-10 cm0-30cm0-60 cm)中,進行了為期180天的室內培養。定量分析DOC進入土壤后去向(包括截存、礦化和淋出)。研究結果表明DOC主要被土壤保留,其次是被微生物降解,僅有極少的淋溶損失。利用三維熒光平行因子分析法分析水溶液中有機碳組成,結果表明凋落物來源DOC與水可溶性有機碳(WSOC)和土壤淋出液有機碳(LDOC)組成差異顯著。而WSOCLDOC的性質與土壤碳更為相似,該結果支持動態交換模型(“dynamic exchange model”)。

                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40046331470526)資助,相關研究成果以“The fate of litter-derive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in forest soils: results from an incubation experiment”為題發表在SCI期刊Biogeochemistry上。

              論文鏈接https://rdcu.be/bFHtL 

              可溶性有機碳在不同深度土壤的分布

            全球變化生態學學科組 田秋香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