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植被生態學學科組首席研究員江明喜博士主編的湖北省第二次重點植物資源調查系列叢書——《湖北省珍稀瀕危植物野外識別手冊》于2017年12月由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湖北省地處中國地勢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過渡地帶,植物區系具有東西滲透、南北交匯的過渡區域特點,擁有十分豐富、復雜的植物區系成分,包含有許多古老孓遺植物,是中國植物資源和植物種類最豐富的省區之一,也是中國具有東亞特色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野生植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十分寶貴的自然資源和國家戰略資源。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口數量的不斷增長,人們對野生植物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野生植物資源的破壞也越來越嚴重。全國高等植物有4000多種正面臨嚴重威脅,甚至處于瀕危狀態,如模式標本采自湖北的七子花,已經有100多年未在湖北發現野生資源。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江明喜、李曉東、吳金清等一批長期從事珍稀瀕危植物保護研究的科研人員,為幫助社會各界全面了解湖北省野生植物資源,進一步推動野生植物和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工作,經過不懈努力,編撰了《湖北省珍稀瀕危植物野外識別手冊》。
該書所列物種依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全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工程規劃(2011-2015)》和《中國植物紅皮書:稀有瀕危植物(第一批)》中的湖北有分布的種類,以及湖北省分布極其稀少的種類,共49科80屬98種(含變種、亞種)。在對每一個物種進行文字介紹的同時,還配有彩色圖片,標注了識別特征和保護級別,繪制了縣一級的分布圖。該書編寫體例完整,圖文并茂,有助于湖北省野生珍稀植物的科學保護與有效管理。原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研究所所長鄭重研究員特為該書作序。
《湖北省珍稀瀕危植物野外識別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