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研究進展

            武漢植物園在淡水微塑料污染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幾十年來,塑料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塑料制品在陸地和水生環境中解體后,最終形成數以百萬計的小塑料顆粒,其中尺寸小于5毫米的顆粒被定義為微塑料。微塑料形體微小,易被生物吞食,同時還是環境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傳播載體。水環境中微塑料污染與危害已引起了科學家們的重視。目前,國內外關于微塑料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海洋環境,而淡水微塑料污染數據相對匱乏。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博士研究生王文鋒和底明曉在王俊研究員的指導下,分別調查了武漢湖泊群以及三峽庫區微塑料污染狀況。研究表明,武漢湖泊中微塑料污染程度存在明顯的空間變化,水體中微塑料豐度由城市中心湖泊向外圍湖泊遞減,這證實了人為因素對微塑料在市內湖泊中分布的重要影響。對三峽庫區表層水體和沉積物中的微塑料污染的調查結果顯示,在水樣中,城市地區微塑料污染更為嚴重;而在沉積物中,污染最嚴重的則是農村地區。與低密度微塑料相比,高密度的微塑料更容易從水體沉淀到沉積物中。另外,拉曼光譜定性分析檢測到了幾種微塑料吸附的污染物(如有機溶劑、醫藥中間體)。這兩項研究對于深入了解微塑料在內陸淡水系統中的污染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數據。 

              以上兩項研究得到中科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項目(Y623321K01)、以及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 2016CFB284)的支持,研究結果以“Microplastics pollution in inland freshwaters of China: A case study inurban surface waters of Wuhan, China”和“Microplastics in surface waters and sediments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China”為題,分別發表在環境領域重點SCI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論文鏈接:http://dx.doi.org/10.1016/j.scitotenv.2016.09.213.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17.10.150 

            1.武漢地表水中微塑料的空間分布和采樣點地理位置

            2.三峽庫區微塑料的空間分布和采樣點地理位置

             污染生態學學科組 底明曉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