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研究進展

            中-非聯合研究中心在非洲再次發現葫蘆科新物種并命名

                近日,中-非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非中心”)開展的《肯尼亞植物志》編研項目又出可喜成果,研究團隊在東非大裂谷的肯尼亞South Nandi森林中發現一個葫蘆科馬?(báo)兒屬植物新種,并正式對其進行了命名和發表。至今,中-非中心植物學家已在非洲發現并命名6個植物新類群(5個新種、1個新變種),這也是繼中-非中心2016年發表新種近革葉馬?兒(Zehneria subcoriacea)之后,再一次發表非洲馬?兒屬植物新種。  

              葫蘆科(Cucurbitaceae)植物廣泛分布于世界的熱帶、亞熱帶地區,有97屬,近1000種。目前,分類學界對馬?兒屬(Zehneria)的界定仍有爭議,廣義的馬?兒屬植物有60余種,以熱帶或亞熱帶非洲、馬達加斯加和東南亞為分布中心。  

              201611-12月,中-非中心聯合肯尼亞國家博物館的科研人員組成中-非聯合科考隊,對肯尼亞的6個縣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大規模植物本底調查。在對South Nandi Forest進行調查的過程中,發現一種形態獨特的葫蘆科馬?兒屬植物,其較長的花萼筒和花絲結構明顯不同于常見的馬?兒屬植物種類,引起了考察人員的注意。在20176月的野外考察中,考察隊員又一次采集到該馬?兒其他居群的植物標本。 

                在武漢植物園王青鋒和胡光萬研究員的指導下,碩士生魏能等人對東非的馬?兒屬植物開展分類學研究。通過充分的文獻查閱和標本比對、詳細的形態學研究,最終確定在South Nandi 森林所采集的馬?兒屬植物為從未被記載的植物新種,并根據其花萼筒和花絲顯著較長的特征,將其命名為“長花馬?兒(Zehneria longiflora G. W. Hu & Q. F. Wang)”,以“Zehneria longiflora (Cucurbitaceae), a new species from Kenya”為題發表在最近一期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Phytotaxa上。 

              該新種與東非分布較廣泛的少籽馬?兒(Zehneria oligosperma)在葉形態、果實特征等方面較相似,區別后者的特征主要有:花萼筒較長,長6-7.5毫米,雄蕊著生于花萼筒中部,花絲長達3.5毫米,雄花序為總狀或近傘形,具8-30朵花,雌花序傘形,無明顯花序柄。 

              東非為馬?兒屬植物分布中心之一,自1967熱帶東非植物志Flora of Tropical East Africa)的葫蘆科部分完成后,長期以來對東非馬?兒屬的分類學研究一直被忽視,缺乏全面的調查和研究。中-非中心科研人員在調查過程中,發現該屬的許多分類學問題和一些有趣的形狀特征。并且科學界對馬?兒屬的界定仍存在爭議,類群之間的系統發育關系仍不明晰。基于此,中-非中心科研人員將對東非馬?兒屬開展系統的分類學研究,并將利用葉綠體和核基因片段數據,重建其系統發育關系。同時,綜合形態學、孢粉學、解剖學等證據,構建出一個更全面、更科學合理的馬?兒屬分類系統。 

              論文鏈接:http://www.mapress.com/j/pt/article/view/phytotaxa.324.1.7 

              圖版1長花馬?兒(Zehneria longiflora G. W. Hu & Q. F. Wang 

            中-非聯合研究中心 魏能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