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研究進展

            中-非聯合研究中心在東非發現西番蓮科植物新種并命名

                近日,中-非聯合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非中心”)在肯尼亞開展的肯尼亞植物志編研科研項目又出可喜成果,研究團隊在熱帶東非沿海地區森林中發現一個西番蓮科蒴蓮屬植物新種,并正式對其進行了命名和發表。目前,中-非中心植物學專家已在非發現5個植物新類群,命名4個新種,這是中國科學家又一次給非洲植物命名。 

              2016年底,中-非聯合研究中心聯合肯尼亞國家博物館的科研人員組成中-非聯合科考隊在肯尼亞沿海地區的Shimba Hills國家自然保護區,進行了為期20余天的野外科學考察。在考察過程中,考察隊采集到一種形態獨特的西番蓮科蒴蓮屬植物,并特別采集了這種蒴蓮屬植物的標本和研究材料。 

              西番蓮科(Passifloraceae)植物廣泛分布于世界的熱帶地區,有27屬,約750種。其中,蒴蓮屬(Adenia)有100余種,以馬達加斯加、熱帶東非、熱帶西非和東南亞為分布中心,其成員生活型多樣,形態變異豐富,是植物分類學研究的困難類群之一,同時也是研究植物性狀演化的好材料。 

              熱帶東非沿海地區森林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植物特有種類比例非常高,是世界上34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該地區東臨印度洋,海拔低,溫度高,濕度大,紫外線強烈,一年四季氣候悶熱。該地區野生動物也非常豐富,大象、野牛時常出沒于森林及周邊地區。悶熱的氣候也滋生了大量蚊蟲,其中喜歡鉆入人的皮下組織吸食血液且常攜帶多種病毒的蜱蟲非常常見。這些都給在該地區開展的野外科考活動帶來諸多困難和危險。 

              在武漢植物園王青鋒和胡光萬研究員的指導下,來自肯尼亞的研究生Veronicah Mutele Ngumbau等人對東非的蒴蓮屬植物開展了全面的分類學研究。通過充分的文獻查閱和標本比對,詳細的形態學比較,最終確定在Shimba Hills所采集的獨特蒴蓮屬植物為從未被科學記載的植物新種,同時也發現該種在坦桑尼亞的沿海森林也有分布,最后根據其老莖和果實具棱的特征,將其命名為“有棱蒴蓮(Adenia angulosa G. W. Hu & Q. F. Wang)”,并以 “Adenia angulosa (Passifloraceae), a new species from coastal forests of Kenya and Tanzania”為題發表在最近一期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Phytotaxa上。 

             

              圖版1:有棱蒴蓮(Adenia angulosa G. W. Hu & Q. F. Wang 

              該新種屬于蓮蒴屬中的Adenia sect. Ophiocaulon 組,與該組其他成員的主要區別在于:老莖具3-5棱,幼枝上葉深5裂,花序上花的數量較少,雄花序具2-3朵花,雌花序具1-2朵花,雄蕊花絲大部聯合,果實窄卵圓形,具6條棱。 

              自中-非聯合研究中心成立,特別是《肯尼亞植物志》編研項目正式啟動以來,非洲植物分類研究團隊成員克服重重困難,在生活條件艱苦、文化差異巨大、各種危險重重的東非肯尼亞,開展了十多次植物資源科學考察,采集了大量的植物標本和研究材料,拍攝了許多珍貴的植物照片,為《肯尼亞植物志》的編撰積累了重要的第一手資料。此新種的命名和發表為肯尼亞植物區系增加了新的成員,將為《肯尼亞植物志》的內容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新種的主模式標本保存于武漢植物園標本館(HIB)中,標本館的珍藏中又增加了重要的成員。 

              論文鏈接

            中-非聯合研究中心 魏能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