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研究進展

            武漢植物園在亞熱帶山地森林樹木死亡驅動因子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樹木死亡是森林動態與群落構建的一個重要環節,受到多種生態學過程的綜合影響。對森林枯立木空間分布格局及樹木死亡驅動因子進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樹木死亡原因、種群動態規律以及森林群落構建與物種共存等生態學問題。 

              基于湖南八大公山25公頃森林樣地木本植物枯立木(dbh ≥ 10 cm)調查數據,武漢植物園植被生態學學科組利用單變量,雙變量成對關聯函數g(r) 對枯立木空間分布格局、枯立木與活立木之間關聯性進行分析;并利用廣義線性混合模型(GLMM)分析了鄰體密度與地形因子對樹木死亡的影響。 

              研究發現:群落水平上,枯立木在0-30 m尺度上呈聚集分布,在1-12m尺度上與活立木呈現顯著負關聯;同種、異種鄰體胸高斷面積均在不同研究水平上(群落、特征組、物種)呈現出對樹木死亡的顯著正效應,而地形因子對樹木死亡很少呈現出顯著的關聯性。八大公山樣地內樹木死亡主要由種內或種間競爭驅動。由此可知,物種間相互作用對于亞熱帶森林樹木死亡的影響大于環境作用;種內負密度制約效應和種間競爭等生態作用(或過程)對該亞熱帶森林群落構建中的物種共存和生物多樣性維持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310704653090017831200329)、和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中國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項目(項目編號29200931131101919)的資助。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17, 384: 169-179) 

              論文鏈接 

            八大公山25 ha森林樣地內枯立木分布散點圖(A)和點格局分析(B) 

            八大公山25 ha樣地群落水平上全模型中各變量對樹木死亡影響的估計系數(±2 SE) 

            植被生態學學科組 吳浩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