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和8月22日,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獲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的兩件發明專利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一種烏干達十數樟的壓條方法” (ZL 201510022900.0)發明人:鐘志祥,王青鋒,胡光萬,周亞東
“一種烏干達十數樟的高空壓條技術”(ZL 201510022898.7)發明人:王青鋒,胡光萬,鐘志祥,周亞東
烏干達十數樟(Warburgia ugandensis)為白桂皮目,白桂皮科,十數樟屬植物,廣泛分布于非洲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它是一種較好的提取天然抗菌藥物的木本植物,但因其自然分布地在非洲,取材難度大,無法滿足科研或日后藥物開發的需求,目前人為大量引進存在較大的困難,擴繁苗木顯得十分重要。自然界里烏干達十數樟主要是有性繁殖,人為栽種后,為了縮短繁殖周期,可采用無性繁殖的方法,即扦插、壓條、嫁接和組培等。對于烏干達十數樟而言,扦插成苗率極低,嫁接技術也存在一定困難,而組培成苗耗時較多,且至今沒有一個成功的案例。比較而言,壓條繁殖成苗快,成苗率高,方法簡單,操作性強。但是,采用一般園林植物繁殖所用的普通的壓條方法以及后續處理方法難以成苗,或者成苗率低,所以至今沒有壓條成活的報道。
武漢植物園副主任王青鋒研究員和鐘志祥工程師等為了解決烏干達十數樟普通壓條方法成苗率較難的問題,發明了一種新的壓條技術,可以使壓條成活率達到95%以上,該發明方法簡單,可操作性強,繁殖速度快,且成活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