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環芳烴是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苯環的烴類有機化合物的統稱,是各種碳質材料在較高溫度下的不完全燃燒生成的。多環芳烴的結構決定了這類化合物具有較高的穩定性、低水溶性、高脂溶性和半揮發性。高脂溶性使它們極易在各種生物組織中富積,從而造成對生物體的長期危害。較高的穩定性使它們在環境介質中能夠長期存在,造成對環境的持久性危害。半揮發性使它們容易進入大氣并能長距離傳輸。因此,多環芳烴在各種環境介質和生物組織中無處不在,是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環境污染物和致癌物。
武漢植物園污染生態學學科組碩士研究生員曉燕在王俊研究員的指導下,以武漢城市內湖-東湖為研究對象,研究了美國環保署優先控制的16種多環芳烴在東湖生態系統中的分布規律,并對整個水生態系統進行了風險評價。研究結果顯示:126個表層水及沉積物樣品中多環芳烴的平均含量分別為10.2-525.1 ng/L和10.9-2478.1 ng/g dw。夏季沉積物中多環芳烴的含量幾乎是冬季沉積物中多環芳烴含量的兩倍,而水體中冬季和夏季多環芳烴濃度變化不明顯。污染物來源分析顯示:東湖沉積物中多環芳烴主要來自于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燒過程,而水體中多環芳烴部分來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燒,部分來自于石油排放污染。多環芳烴健康風險評價的結果顯示:東湖表層水體中多環芳烴對人體的致癌風險較低。
該研究結果以“Distribution, seasonal variations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the East Lake, China”為題,在水資源領域重要期刊 CLEAN-Soil, Air, Water上在線發表。
東湖水體及沉積物中多環芳烴濃度的季節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