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研究進展

            武漢植物園在三峽庫區消落區不同植被恢復方式對土壤質量影響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三峽水庫175蓄水后,在庫區兩岸形成高度差達30的消落區,由于受到庫區反自然節律的水文條件和長達半年之久的淹沒時間的影響,消落區原有植被無法適應現有的環境而死亡,出現“裸凸”地帶,因此在消落區開展了一些人工植被恢復工程。三峽庫區消落區自然恢復的植被主要以草本植物尤其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為主,而人工植被恢復區植被則包括了草本、灌木和喬木。 

              為了研究不同植被恢復方式包括人工植被恢復和自然恢復對三峽庫區消落區土壤質量的影響,武漢植物園系統生態學科組葉琛博士在張全發研究員指導下開展了對此項目的研究,通過對三峽庫區消落區人工植被恢復區(包括忠縣、萬州和秭歸)與自然恢復區的土壤質量進行對比分析,探討不同植被恢復方式對土壤質量的影響機制。研究發現,不同的植被恢復方式對土壤質量的影響作用不同,人工植被恢復區中土壤的有機質和硝態氮的含量較高,而自然恢復區中土壤的pH值、容重和總鉀的含量較高。然而,不同植被恢復方式對物種的豐富度和多樣性以及微生物的群落結構沒有顯著的影響。利用土壤質量模型分析不同植被恢復方式對土壤質量指數的影響發現,自然恢復區中擁有較高草本植物覆蓋度的土壤,它的土壤質量指數較高。這主要是因為較高蓋度的草本植物能夠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和氮含量,同時草本植物擁有大量的較細的根系,根系分泌物能夠提高土壤的理化性質,進而提高土壤的質量。該研究結果揭示了三峽庫區消落區具有高蓋度的草本植物具有較高的土壤恢復潛力。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國務院三峽辦的資助。相關研究成在國際環境科學領域權威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在線發表(10.1007/s11356-013-2128-5)。 

              論文鏈接 

               

              不同植被恢復方式下土壤質量指數 

            系統生態學科組 葉琛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