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庫區土地利用變化對土壤有機碳的影響數據分析圖
為了揭示土地利用變化對土壤碳氮循環的影響,武漢植物園系統生態學學科組程曉莉研究員運用土壤分餾和碳氮穩定同位素方法(δ13C,δ15N)就丹江口庫區森林,灌叢和農田生態系統等不同土地利用類型對土壤有機碳氮循環的影響機制進行了研究。該研究結果揭示,由于大量植物凋落物碳輸入和土壤碳分解速率降低,森林和灌叢的植被恢復增加了土壤有機碳。土壤利用變化導致的植被改變影響土壤碳的質量和數量,并對生態系統的功能以及生態恢復產生重要影響。
研究發現,近20年通過森林和灌叢的植被恢復,土壤有機碳的含量也隨之顯著增加,其中林地土壤有機碳含量最高。土壤有機碳的累積取決于植物凋落物碳輸入的增加和土壤有機碳分解的降低。森林和灌叢增加了凋落物生物量的輸入。農田、灌叢和林地土壤有機質的碳氮比(C:N)依次從低到高。林地和灌叢土壤中的不可分解有機碳的指數高于農田,而林地和灌叢土壤中的不可分解有機氮的指數低于農田,該研究結果表明林地和灌叢土壤有機碳相對農田土壤有機碳較難分解。碳氮穩定同位素(δ13C,δ15N)研究結果進一步表明農田土壤有機碳的分解速率最高。
相關研究成果以“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land use change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dynamics in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area of China”為題,在國際權威土壤學期刊Plant and soil在線發表(DOI 10.1007/s1 1104-012-1446-6)。
(系統生態學學科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