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研究進展

            土壤種子庫與三峽庫區消漲帶植被重建研究取得進展

            三峽大壩建成之后,水庫水位將在洪水季節(夏季)的145 m到非洪水季節(冬季)的175 m之間波動,形成一個高差30 m的消漲帶,大部分原有植被可能因難以適應新的水文條件而消失。如何重建庫區消漲帶內植被成為廣受關注的科學和管理問題。雖然可以通過實施植被重建項目人為促進植被恢復,自然恢復依然是最為經濟的方法。土壤種子庫是植被自然恢復的一個重要繁殖體來源,它在三峽庫區植被恢復過程中可能具有重要意義。

            中科院武漢植物園植被生態學研究團隊盧志軍博士等人在江明喜研究員的指導下,在三峽大壩上游4個研究地點(長壽,忠縣,巫山和秭歸)共采集45個土壤種子庫樣品,利用幼苗萌發方法研究種子密度,物種豐度和物種組成,以及土壤種子庫與地上植被的數量關系(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從而評估土壤種子庫恢復三峽庫區消漲帶植被的潛力。

            該研究表明,共有45個物種(20個科)從土壤種子庫萌發,平均種子密度是4578 ind/m2(個體/平方米)。一年生植物在土壤種子庫中占據優勢,大部分地上植被中的木本植物和多年生草本植物沒有在土壤種子庫中出現,暗示一些非一年生植物通過土壤種子庫恢復的可能性很小。因此,由于與地上植被物種組成相似性很低,且一年生植物占據優勢,土壤種子庫恢復三峽庫區消漲帶內建壩前植被的潛力比較低。但作為一個重要的繁殖體來源,在進行消漲帶植被管理過程中,土壤種子庫應該被考慮在內。該項研究結果已經在植物生態學研究領域主流期刊Plant Ecology正式發表(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f435754hv5732161/)。

            三峽庫區消漲帶土壤種子庫與地上植被的物種組成比較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