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傳媒掃描

            【湖北日報】武漢植物園在全球生態恢復對植物遺傳多樣性的影響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湖北日報訊(記者文俊、通訊員江珊)4月1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獲悉,該園在全球生態恢復對植物遺傳多樣性的影響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顯示,當生態恢復時間小于50年時,被恢復植物種群的遺傳多樣性顯著低于參照種群,而當恢復時間大于等于50年時,被恢復種群的遺傳多樣性與參照種群相當。

              作為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遺傳多樣性對植物個體適合度和種群應對環境變化至關重要。然而,人為活動引起的生境破碎化和生境喪失已經導致全球許多野生植物面臨遺傳多樣性喪失。生態恢復作為當前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恢復的重要措施之一,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實施,并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物種多樣性、功能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的恢復。那么,生態恢復是否有效提升了野生植物的遺傳多樣性呢?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植被生態學科組建立了全球生態恢復種群、參考種群和退化種群的遺傳變異數據庫。通過數據整合和meta分析,探究全球范圍內生態恢復是否促進被恢復植物種群的遺傳多樣性:(1)比較了被恢復植物種群與參照或退化種群的遺傳多樣性;(2)探索了植物特性、恢復策略和恢復時間對植物遺傳多樣性恢復效果的影響。

              被恢復植物種群的遺傳多樣性顯著低于參照種群,但是與退化種群相當。木本而非草本植物、森林而非草地生態系統的被恢復植物種群的遺傳多樣性顯著低于參照種群。被動而非主動恢復、直接播種而非活體種植、多種源混合而非單種源可以顯著提高被恢復植物種群的遺傳多樣性。當恢復時間小于50年時,被恢復植物種群的遺傳多樣性顯著低于參照種群,而當恢復時間大于等于50年時,被恢復種群的遺傳多樣性與參照種群相當。

              總之,與參照和退化種群相比,生態恢復并未顯著提高被恢復植物種群的遺傳多樣性,部分原因可能是生態恢復時間相對較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采用被動恢復、直接播種和多種源混合的策略可以顯著提高被恢復植物種群的遺傳多樣性。該研究強調,在未來涉及植物的生態恢復中,需將植物種群的遺傳多樣性恢復作為一個重要目標。

              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資助。研究成果以“Impactsofecologicalrestorationonthegeneticdiversityofplantspecies:Aglobalmeta-analysis”為題,發表于生態期刊JournalofAppliedEcology。魏新增研究員為第一作者,江明喜研究員為通訊作者,徐耀粘副研究員和課題組學生呂林玉、肖之強、王世彤和楊騰為論文的共同作者。

              新聞鏈接

            綜合辦公室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