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了解到,“中國科學院科學節·武漢專場”活動將于3月4日至5日在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舉辦,為公眾帶來一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科學盛宴。
科學節是中國科學院自2018年起打造的面向社會公眾的大型科學嘉年華活動,主場活動設立在北京,本次活動是中國科學院科學節首次在北京主場外設置專場,以“嗨,科學!——好奇探索未知,科學連接未來”為主題,通過實驗展示、節目表演、模型展覽、視頻動畫、互動體驗、參觀重點實驗室等多種形式,展示近60余個豐富多彩的科普項目。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主任王青鋒:
“深空和深海系列、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科技支撐“雙碳”戰略、VR漫游大科學裝置等多個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將向全社會全面零距離展示,其中多個科技創新成果為首次通過科學節的形式在武漢展出。”
武漢專場活動包括“嗨劇場”“創新展”“零距離”“創工坊”“科創薈”“科學之美”等六個版塊。其中,“嗨劇場”版塊將科學家、科學知識與舞臺劇、脫口秀、演講、實驗等多種藝術形式相結合,“零距離”版塊將為青少年開展專家科普講座,“創工坊”版塊主打科學實踐和科普互動,設置8項主題實踐活動,讓青少年在動手體驗中感受科學的奧妙和樂趣。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副主任劉宏濤介紹,在“創新展”版塊中,還保留了北京主場中最精彩的節目。
“保留了北京主會場的精華節目,又新增了一些武漢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有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展現的水生生物與水環境的生態科普展,有中科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展示的垃圾填埋場的防滲系統,還有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呈現的中非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果展。”
記者了解到,武漢植物園將為公眾提供4000個“中國科學院科學節·武漢專場”公益入園名額,3月1日和3月2日開放預約,每天可預約2000人,公眾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進行預約,也可以通過該微信公眾號了解活動預告和參觀攻略。武漢植物園還將通過中科院科普云平臺“中國科普博覽”等平臺對活動進行游園直播和慢直播,打造精彩的“云上”科學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