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傳媒掃描

            【武漢科技報今日頭條號】“消失”百年陜西羽葉報春再現

              日前,在武漢植物園,一種美麗又纖柔的小花正卯著勁開放,它是“消失”上百年又在湖北野外“復活”的傳奇植物——陜西羽葉報春。 

              據悉,陜西羽葉報春是報春花科報春花屬植物,它高約15 -25厘米,花冠呈粉紅色。它開花比迎春花還早,一般2月到4月開花,花期長達2個月。它花形美麗且花期較長,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陜西羽葉報春因為“消失百年”又失而復得和稀少的野生數量成為獨特的存在,是我國珍稀瀕危植物。  

              早在1904年,德國植物學家在我國陜西秦嶺南部發現陜西羽葉報春。采集的模式標本保存在德國柏林植物標本館,二戰時不幸毀于戰火。此后長達100多年,始終無人再次在野外發現陜西羽葉報春的野生種群,曾被植物界視為已經或可能滅絕。 

              2006年,湖北的植物愛好者甘啟良先后在湖北竹溪、竹山發現3株報春花科植物,標本經華南植物園從事報春花科分類學研究的權威專家鑒定,為絕跡百年的陜西羽葉報春,“滅絕”百年的植物由此神奇“復活”。 

              由于原模式標本已毀,對陜西羽葉報春進行鑒定和分類失去了重要參考。2022年,武漢植物園李新偉副研究員和甘啟良合作,對陜西羽葉報春的形態特征進行了詳細描述,重新指定了模式標本,該標本將被永久保存在武漢植物園標本館。據此寫出的論文《陜西羽葉報春新模式標本》,在美國權威雜志NOVON上發表。 

              陜西羽葉報春只在湖北和陜西有野生種群的分布,其中湖北野生的個體數量不足百株。2020年,武漢植物園對陜西羽葉報春進行人工栽培,經過多年的栽培馴化,開花結果均正常。今年,首次移栽到戶外讓公眾觀賞。 

              來源:武漢科技報 

              記者:陳映琦 

              通訊員:陳長麗 

              編輯:郝好 

             

             

             

            科普開放中心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