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傳媒掃描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客戶端】好一朵報春花,“消失”百年又現身!武漢植物園首次展出陜西羽葉報春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2月21日訊(記者蔡燕秋 通訊員陳長麗)浪漫春日,在武漢植物園,一種美麗又纖柔的小花正在開放。它看起來不太起眼,卻是“消失”上百年又在湖北野外“復活”的傳奇植物——陜西羽葉報春。 

              記者在武漢植物園花境大道看到,80株陜西羽葉報春早已開啟報春之旅,成簇成簇開放。它的花瓣顏色粉白,葉片全部開裂,如羽毛一樣輕盈。 

              據了解,陜西羽葉報春是報春花科報春花屬植物。報春花全屬500多個種,我國約300種,其中,羽葉類報春因有羽狀復葉而得名,且只在中國有分布,屬于中國特有。該園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植物園共收集保育了4種羽葉報春,分別為安徽羽葉報春、湖北羽葉報春、陜西羽葉報春、毛茛葉報春。其中,陜西羽葉報春因為“消失”百年又失而復得和稀少的野生數量成為獨特的存在,是我國珍稀瀕危植物。 

              1904年,德國植物學家在我國陜西秦嶺南部發現陜西羽葉報春。采集的模式標本保存在德國柏林植物標本館,二戰時不幸毀于戰火。此后長達100多年,始終無人再次在野外發現陜西羽葉報春的野生種群,曾被植物界視為已經或可能滅絕。  

              2006年,湖北的植物愛好者甘啟良先后在湖北竹溪、竹山發現3株報春花科植物,標本經華南植物園從事報春花科分類學研究的權威專家鑒定,為絕跡百年的陜西羽葉報春,“滅絕”百年的植物由此神奇“復活”。 

              由于原模式標本已毀,對陜西羽葉報春進行鑒定和分類失去了重要參考。2022年,武漢植物園李新偉副研究員和甘啟良合作,對陜西羽葉報春的形態特征進行了詳細描述,重新指定了模式標本,該標本將被永久保存在武漢植物園標本館,據此寫出的論文《陜西羽葉報春新模式標本》在美國權威雜志NOVON上發表。 

              陜西羽葉報春只在湖北和陜西有野生種群的分布,其中湖北野生的個體數量不足百株。2020年,武漢植物園對陜西羽葉報春進行人工栽培,經過多年的栽培馴化,開花結果均正常。今年,首次移栽到戶外讓公眾觀賞。 

              目前武漢植物園內的陜西羽葉報春正處在盛花期,預計花期還有一個月左右。想要一睹這朵珍貴的報春花,快來武漢植物園看看。 

                

                

                

              原文鏈接: 

              http://www.app.dawuhanapp.com/p/19870161.html   

            科普開放中心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