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新物種

            蜘蛛抱蛋屬-新種:滇南蜘蛛抱蛋Aspidistra austroyunnanensis G. W. Hu, Lei Cai & Q. F. Wang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與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正式發表了一個新奇的蜘蛛抱蛋屬(Aspidistra)植物新種,這是武漢植物園近年來發現和發表的第二個蜘蛛抱蛋屬植物新種。 
              蜘蛛抱蛋屬原隸屬于廣義百合科,最新的分子系統學證據支持將其置于天門冬科。本屬植物主要分于亞洲東部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中國華南、西南地區和越南北部是該屬植物的分布和分化中心。2004年,廣西植物研究所李光照教授主編出版了《蜘蛛抱蛋屬植物》一書,對全世界已發現的所有蜘蛛抱蛋屬植物進行了全面整理,當時該屬植物全世界共記載有62種,中國58種(其中45種為中國特有)。近十幾年來,隨著中國西南和越南北部植物資源考察的不斷深入,該屬的新分類群如雨后春筍般地被發現和發表,現已成為擁有約170個物種的中等大小的屬,是單子葉植物中多樣性最為豐富的類群之一。蜘蛛抱蛋屬植物不僅種類豐富、狹域分布種多,而且種間分化強烈,屬內不同種在植株、果實和花的各部分結構上差異懸殊,尤其花被和柱頭的形態構造變化多樣、復雜異常。本屬植物大多花形奇特,具有較高的觀賞性。 
              2017年11月,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蔡磊在云南南部石灰巖地區進行野外考察時,采集到一種花型獨特的蜘蛛抱蛋屬植物,與武漢植物園的王青鋒研究員和胡光萬研究員共同研究后,確定其為蜘蛛抱蛋屬中從未描述過的新種,由于其模式標本采集地位于云南南部,于是將其命名為Aspidistra austroyunnanensis G. W. Hu, Lei Cai & Q. F. Wang (滇南蜘蛛抱蛋),以“Aspidistra austroyunnanensis (Asparagaceae), a new species from southern Yunnan, China”為題發表在最近一期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Phytotaxa上。 
              該種與大花蜘蛛抱蛋(Aspidistra tonkinensis)在形態上最為接近,主要表現在:葉具柄,葉形相似,花被筒大,外部白色,外側具垂直的凹槽。但與后者區別也比較明顯,主要區別為:葉片上中脈和側脈明顯,花梗較長(長4.5-8cm),花被筒壇狀,筒壁肉質(厚2-3 mm),花被裂片寬三角狀卵形(長4-6mm),藥隔扁平且顯著,柱頭盤狀等。    
              以上蜘蛛抱蛋屬植物的主模式標本被珍藏于武漢植物園標本館中(HIB),標本館又增添了重要的模式標本。 
            滇南蜘蛛抱蛋(Aspidistra austroyunnanensis G. W. Hu, Lei Cai & Q. F. Wang)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