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植物園與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合作,命名了在貴州梵凈山發現的鳳仙花屬植物一新種:泡萼鳳仙花(Impatiens bullatisepala G.W. Hu, Y.Y. Cong & Q.F. Wang)(圖1);新種描述和命名相關文章在Phytotaxa上正式發表。
鳳仙花屬(Impatiens)隸屬于鳳仙花科(Balsaminaceae),該科還包含有水角屬(Hydrocera)。水角屬為單種屬,只有水角(Hydrocera triflora Wight & Arn.)一種。而鳳仙花屬種類非常豐富,到目前為止,本屬已記載有約1000多個物種,且仍不斷有新物種被發現。此屬植物花冠的顏色和形態具有極大的多樣性,被稱為“雙子葉植物中的蘭花”,極具觀賞價值。鳳仙花屬植物主要分布于熱帶非洲、馬達加斯加、印度南部和斯里蘭卡、喜馬拉雅山脈東麓和亞洲東南部地區。我國作為鳳仙花屬植物的分布中心之一,具有豐富的鳳仙花植物資源。目前為止,我國已記錄有約280種鳳仙花屬植物,其中約3/4的種類為我國特有,主要分布于我國西南地區。
早在2006年10月,胡光萬在貴州省梵凈山進行野外考察時,就發現了本種鳳仙花,它的側萼片背面具泡狀突起,明顯不同于屬內現有的已知種類。由于當時沒有采集足夠的研究材料,不能準確鑒定該種。于是于2018年9月,與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合作,派遣彭帥等人前往同一地點,采集到了足夠的研究材料。進一步研究和查閱相關文獻發現,在《梵凈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常見草本種子植物圖鑒》中,該書作者將其鑒定為齒萼鳳仙花(Impatiens dicentra Franchet ex Hook.f.)。通過形態比較發現,該種和齒萼鳳仙花形態相差較大。進一步進行分子系統學研究后,最后確定該種為鳳仙花屬的新物種。于是,根據本植物側萼片具泡狀突起的特征,將其命名為泡萼鳳仙花(Impatiens bullatisepala G.W. Hu, Y.Y. Cong & Q.F. Wang)。這是武漢植物園與湖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合作,發表的第二個鳳仙花屬植物新種,中國鳳仙花屬植物又增加了新的物種。

圖1. 泡萼鳳仙花(Impatiens bullatisepala G.W. Hu, Y.Y. Cong & Q.F.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