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植被生態學學科組成立于1998年,以華中地區植物資源和植被群落為研究對象,開展亞熱帶山地珍稀植物群落保護生物學和森林群落物種多樣性維持機制方面的研究。其中,珍稀瀕危植物保護生物學研究主要包括:①珍稀瀕危植物群落結構與動態;②珍稀植物野生種群動態;③維持機制和珍稀瀕危植物遷地保護平臺建設、技術研發和成效評價。森林生態系統的物種多樣性維持機制研究主要包括:①植物空間分布格局及影響因素;②植物功能性狀、多營養級與群落維持機制;③物種多樣性與生態系統功能。


            研究組長

              姓   名 江明喜 學   歷 博士
            職   稱 研究員 職   務 博士生導師, PI
            通訊地址 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九峰一路201號
            郵政編碼 430074 電子郵箱 mxjiang@wbgcas.cn
            姓 名: 江明喜
            學 歷: 博士
            職 稱: 研究員
            職 務: 博士生導師, PI
            通訊地址: 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九峰一路201號
            郵政編碼: 430074
            電子郵箱: mxjiang@wbgcas.cn

            簡要履歷
            1987年畢業于南京大學生物系植物學專業,獲理學士學位,2001年在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歷任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研究實習員(1987-1992)、助理研究員(1992-1999)、副研究員(1999-2004)、研究員(2004--),其間1996年3-10月在美國Arizona State University進行訪問研究,2007年4-6月在Texas A&M University進行訪問研究。
            社會任職
            • 湖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副會長(2019-)
            • 中國生態學學會流域生態專業委員會委員(2018-)
            • 湖北省暨武漢市植物學會常務理事(2022-)
            • 湖北省林學會副理事長(2017-)
            •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編委(2017-)
            • 《廣西植物》編委(2022-2026)
            獲獎與榮譽
            2014年:湖北省享受政府專項津貼專家;
            2011年: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
            2010年:指導的碩士學位論文《神農架地區領春木種群的時空動態與生活史特征》(作者:何東)被評為湖北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2006年:《竹溪植物志》編撰, 湖北省科技進步2等獎 (第4完成人);

            研究組科研項目

            • 《神農架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監測大樣地建設》技術服務項目。(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合同編號:SGY-ZFCG-2021-09號)(2022-2023)
            • 湖北省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觀測評估項目(陸生高等植物)。(湖北省生態環境廳項目,合同編號SZZC-2021-0155/2)(2021-2023)
            • 華中地區珍稀木本植物遷地保護種群動態與維持機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批準號:31870510)(2019-2022)
            • 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遷地保護技術研究與示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6YFC0503105)(2016-2020)(負責人)
            • 亞熱帶森林基礎物種的識別及其對群落結構和功能的影響。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批準號:32171536)(2022-2025)(負責人)
            • 東亞季風區森林多樣性與穩定性關系區域分異及機制。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XDB31030304)(2018-2023)

            研究組代表成果

            代表性論文:
            1. Xinzeng Wei & Mingxi Jiang. 2021. Meta-analysis of genetic representativeness of plant populations under ex situ conservation in contrast to wild source populations. Conservation Biology, 35(1):12-23.
            2. Xiujuan Qiao, Jiaxin Zhang, Zhong Wang, Yaozhan Xu, Tianyang Zhou, Xiangcheng Mi, Min Cao, Wanhui Ye, Guangze Jin, Zhanqing Hao, Xuao Wang, Xihua Wang, Songyan Tian, Xiankun Li, Wusheng Xiang, Yankun Liu, Yingnan Shao, Kun Xu, Weiguo Sang, Fuping Zeng, Haibao Ren, Mingxi Jiang, Aaron M. Ellison. 2021 .Foundation species across a latitudinal gradient in China. Ecology, 102(2): e03234.
            3. Hongjie Meng , Hao Wu, Xinzeng Wei, Mingxi Jiang. 2020. Adaptive strategie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a montane riparian tree: Trait-specific mechanisms across latitud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749:141578.
            4. Yaozhan Xu, Dan Wan, Zhiqiang Xiao, Hao Wu, Mingxi Jiang. 2019.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of seedling communities are determined by seed input and habitat filtering in a subtropical montane forest.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449: http://doi.org/10.1016/j.foreco.2019.117475.
            5. Qinggang Wang, Xiulian Chi, Zhiyao Tang, Mingxi Jiang. 2019. Analyzing tree neighbourhood interactions in ecotones of montane evergreen and deciduous forests in China. 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 30(4):654–663.
            6. Xinzeng Wei, Victoria L. Sork, Hongjie Meng and Mingxi Jiang. 2016. Genetic evidence for central-marginal hypothesis in a Cenozoic relict tree species across its distribution in China.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 43(11):2173–2185.
            7. Xiujuan Qiao, Franck Jabot , Zhiyao Tang , Mingxi Jiang , Jingyun Fang. 2015. A latitudinal gradient in tree community assembly processes evidenced in forests of China. 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24(3):314-323.
            8. Dong He, Qing-Gang Wang, Scott B. Franklin, Ming-Xi Jiang. 2013. Transient and asymptotic demographics of the riparian species Euptelea pleiospermum in the Shennongjia area, central China.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61:193–202.
            9. Xinzeng Wei and Mingxi Jiang. 2012. Contrast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species diversity and genetic diversity in natural and disturbed forest tree communities. New Phytologist, 193(3):779-786.
            10. 江明喜主編. 湖北珍稀瀕危植物. 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9.
              姓   名 魏新增 學  歷 博士
            職   稱 研究員 職   務 博士生導師
            通訊地址 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九峰一路201號
            郵政編碼 430074 電子郵箱 xzwei@wbgcas.cn
            姓 名: 魏新增
            學 歷: 博士
            職 稱: 研究員
            職 務: 博士生導師
            通訊地址: 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九峰一路201號
            郵政編碼: 430074
            電子郵箱: xzwei@wbgcas.cn

            簡要履歷

            2004年獲河南師范大學生物科學學士學位,2010年6月獲得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理學博士學位。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進行合作研究,2019年8-9月赴英國斯特靈大學進行合作研究。 2010年7月進入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工作,主要從事保護生物學和景觀遺傳學研究。當前主要研究領域為(1)珍稀植物種群動態與維持機制;(2)珍稀植物的景觀遺傳學;(3)遷地保護有效性評價。 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子課題1項、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會員項目1項。已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17篇,CSCD論文6篇。擔任《生物資源》編委。


              姓   名 喬秀娟 學  歷 博士
            職   稱 研究員 職   務 碩士生導師
            通訊地址 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九峰一路201號
            郵政編碼 430074 電子郵箱 xjqiao@wbgcas.cn
            姓 名: 喬秀娟
            學 歷: 博士
            職 稱: 研究員
            職 務: 碩士生導師
            通訊地址: 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九峰一路201號
            郵政編碼: 430074
            電子郵箱: xjqiao@wbgcas.cn

            簡要履歷

            主要開展森林生物多樣性和群落維持機制研究。2011年博士研究生畢業,同年來武漢植物園工作,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共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論文13篇,包含Ecology、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Ecography等生態學和生物地理學的經典雜志,所發表論文共被引用400余次,研究成果促進了有關森林群落構建和生物多樣性維持機制的認識。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中國科學研先導B項目子課題1項,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1項,國家973計劃1項等項目。


            姓   名 徐耀粘 學  歷 博士
            職   稱 副研究員 職   務 碩士生導師
            通訊地址 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九峰一路201號
            郵政編碼 430074 電子郵箱 xuyaozhan@wbgcas.cn
            姓 名: 徐耀粘
            學 歷: 博士
            職 稱: 副研究員
            職 務: 碩士生導師
            通訊地址: 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九峰一路201號
            郵政編碼: 430074
            電子郵箱: xuyaozhan@wbgcas.cn

            簡要履歷

            2016年7月于中國科學院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并于2016年8月來中科院武漢植物園工作。2014.9-2015.9獲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駱亦其教授實驗室聯合培養學習。研究方向主要是基于亞熱帶森林動態監測大樣地開展物種多樣性的維持機制和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研究。目前,在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Ecology,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生物多樣性等雜志共發表文章24篇,承擔科研項目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


              姓   名 吳浩 學  歷 博士
            職   稱 助理研究員 職   務  
            通訊地址 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九峰一路201號
            郵政編碼 430074 電子郵箱 haowu@wbgcas.cn
            姓 名: 吳浩
            學 歷: 博士
            職 稱: 助理研究員
            職 務:  
            通訊地址: 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九峰一路201號
            郵政編碼: 430074
            電子郵箱: haowu@wbgcas.cn
            簡要履歷

            2019年6月獲中國科學院大學生態學博士學位。2019年7月進入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工作,研究方向為亞熱帶山地珍稀木本植物對氣候變化的響應。主要通過海拔或緯度梯度上野外調查、氣候變化模擬試驗等方法,來揭示植物功能性狀、葉物候及種群動態對不同環境條件的響應機制和適應策略。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1項。迄今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代表性論文發表于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Trees、Plant Ecology、植物生態學報、生物多樣性等期刊。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