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中國科學院丹江口濕地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Danjiangkou Wetland Ecosystem Field Scientif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Hubei Province
            大自然保護協會張小全博士做客武漢植物園學術講壇
            2021-07-08|農業環境生態學科組 劉毅
              應武漢植物園農業環境生態學科組邀請,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張小全研究員帶隊于7月6日至武漢植物園進行學術交流。園部分PI、青年科研人員、在讀研究生共40余人參加此次活動,報告由系統生態學學科組張克榮研究員主持。
              張小全以“碳匯貿易及方法學”為題,對碳中和、生態系統碳匯、生態系統碳匯與碳交易、碳匯項目方法學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報告結束后,張小全與師生就相關領域內的學術問題和丹江口生態環境保護合作機制,進行了熱烈討論并就合作研究等問題進行探討和展望。現場氣氛活躍,報告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
              張小全,博士,研究員,中國大自然保護協會(TNC)首席科學家。先后擔任氣候變化高級科學家、科學與政策中心主任、副首席代表、首席科學官。領銜編制了中國首次向聯合國提交的土地利用變化和林業溫室氣體清單;起草了全球第一個被CDM執行理事會批準的“CDM退化土地再造林方法學”和第六個被批準的方法學“以灌木為輔助的CDM退化土地造林再造林方法學”。領銜開發了全球首個CDM造林再造林項目“廣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項目”,全球首個氣候、社區和生物多樣樣金牌認證造林項目,以及多個在中國和印度開展的CDM造林再造林項目。領銜開發了中國自愿減排方法學“竹子造林碳匯項目方法學”、“森林經營碳匯項目方法學”和“小規模非煤礦區生態修復方法學”。領銜開發了多個CCER造林和森林經營碳匯項目。參與核證碳標準(VCS)農業、林業和其它土地利用(AFOLU)碳標準的起草。曾任IPCC溫室氣體清單數據庫編輯委員會委員(2003-2005)。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一百多篇,主編出版專著6部。
              大自然保護協會(TNC, The Nature Conservancy)成立于1951年,是國際上最大的非營利性的自然環境保護組織之一。一直致力于在全球保護具有重要生態價值的陸地和水域,維護自然環境、提升人類福祉。目前,大自然保護協會河南丹江項目與河南省林業局、淅川縣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合作,在河南省淅川縣河南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其周邊開展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致力于保障南水北調工程水源地的生態系統健康和重要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如水源涵養、減少水土流失、攔截面源污染和過濾污染物等。
            張小全博士做客武漢植物園學術講壇 

            版權所有:中國科學院丹江口濕地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鄂ICP備05004779-1號
            Email: Liuyi@wbgcas.cn TEL:+86-027-87700865 技術支持: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科技支撐中心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