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也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
元宵節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的幾項重要民間習俗。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數數大自然里的“花燈”吧!
紅萼苘麻
紅萼苘麻的花(攝影:姜正旺)
紅萼苘麻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正紅色膨大的花萼。這鼓繃繃的花萼真像吊著的紅燈籠。“紅燈籠”下邊黃色部分是花瓣,像燈籠的裝飾花邊。長長的花蕊往下伸出,像極了燈籠的流蘇。
紅萼苘麻來自苘麻屬植物家族。紅萼苘麻雖名中帶“苘麻”,但和苘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植物。紅萼苘麻具有較高的觀賞性,而苘麻最特別的要數其表皮纖維的實用性。
苘麻的花(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數據庫)
苘麻在我國有約2600年的利用和種植歷史。
苘麻雖為麻,但相對于其它麻類而言,因為它們的木質素含量較高,影響了編織物的柔軟程度和紡織性能,所以不太適合作衣服原料。
但苘麻的莖皮纖維耐鹽、耐水浸,常被用作船舶和養殖海帶用繩索的原料,也可以用來編織麻袋、搓繩索、編麻鞋等。
在古代的黃河治理工程中,因其可用于制作繩索的性能、廣泛的地域分布以及低廉的價格,使其成為了重要的治河材料。
燈 籠 樹
每年的5月,要是你在山野間看到一串串的“小燈籠”在青翠的綠葉間全部掛出來,那便是燈籠樹了。
燈籠樹的花冠是一個極為標致的燈籠形狀,這燈籠的開口處淺裂成5瓣左右,開口處花冠的顏色最為深紅,這種肉紅的色彩會向上形成縱向的脈紋,一直向花冠中上部延伸,這讓這朵精致的小花看起來很像一簇簇紅潤晶瑩的中國燈籠。
燈籠樹資源豐富,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區海拔900-3600m的山坡疏林中,是中國亞熱帶特色植被類型-山頂矮林的代表植物。
燈籠樹(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數據庫)
燈籠樹來自杜鵑花科吊鐘花屬,該屬的許多植物都具有極高的觀賞性。
該屬植物在我國有12種,根據花序和果梗的不同形態可劃分為三大類:
一類如吊鐘花,多個小鈴鐺模樣的小花構成了一個傘房花序,花序軸很短,在總花梗頂端生出許多朵花梗近等長的小花;
另一類則如燈籠樹,在一個不分枝的花序軸上,生出許多朵有著非常纖細的長花梗的小花,這些小花幾朵一組,共同構成了一個傘形花序狀的總狀花序;
還有一類如單花吊鐘花。
吊鐘花(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數據庫)
燈籠樹(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數據庫)
單花吊鐘花(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數據庫)
蘋 婆
花兒猶如成串的淺紅色小燈籠,又如鏤空雕刻的象牙球,微風拂過,花兒如雪般飄落,別有一番韻味,它便是蘋婆樹。
蘋婆花(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數據庫)
蘋婆是一種觀賞性強且實用的植物。
蘋婆葉形寬大,枝葉繁茂,常被用來包裹粽子。
除此之外,用水煮熟后的蘋婆種仁,剝去黑色“眼睛”的外種皮,可獲得一枚質軟而色白的“小鳥蛋”,不僅看上去精致美觀,品嘗起來味道香且微甜,甚至與板栗有點相似。
蘋婆果實(圖片來自網絡)
假蘋婆的花(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數據庫)
蘋婆也有真假之分。辨別“真假”蘋婆的主要方法除了看果實和葉子,最簡單的方法是看花。假蘋婆的花為淡紅色,五角星形,更符合大家新種對“花”形狀的定義。
藍 莓
你可能想象不到,如此精致且令人憐愛的花朵來自藍莓家族。藍莓實際上是好幾種越橘屬植物漿果的統稱。因其富含多種花青素、維生素和礦物質等,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越橘屬植物大多果實呈藍黑色或深紅色漿果。
該屬植物在全世界約有450種,我國約有91種野生越橘屬資源,主要分布在東北寒溫帶和西南亞熱帶的天然林中。
這些結出可口漿果的植物有許多共同點,但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會開出白色到粉色的燈籠狀花朵。
越橘屬植物篤斯越橘的花(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數據庫)
越橘的花(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數據庫)
早在20世紀50年代,我國東北出產的篤斯越橘就被用來造酒。
目前我國市場上的藍莓產品主要有果酒、果汁、果脯、酵素、乳制品等,除此之外,藍莓也因其含有大量的花色苷、黃酮、酚酸等,被用于化妝品中。
梔 子
你可能聽過“梔子花開”的歌曲,見過梔子花純潔無瑕的模樣,聞過它清芬的花香,但你不一定知道,梔子有著燈籠狀的果實,這果實還來頭不小呢。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詳細記載了梔子的果實形態:“卮,酒器也。梔子象之,故名。俗作梔。梔子......入夏開花,大如酒杯,白瓣黃蕊。隨即結實,薄皮細子有須,霜后收之”。
梔子果(攝影:張莉俊)
中國古代很早就發現梔子可用來染色。
東漢時期的《漢官儀》記有“染園出卮茜,供染御服”,可見梔子同茜草一樣是廣泛使用的一種染料。
梔子的果實是我國古代種植最廣泛、運用最多的黃色染料。
早在秦漢時期,梔子果便是帝王專用服飾染料之一,梔子染在中國傳統染色中占有重要地位。
梔子果實成熟時呈黃紅色,主要成分是藏花素、藏紅花酸、梔子黃素等。水煎其果實便可直接得到黃色液體,這種液體既是常用的天然紡織染料,又是天然食用色素。染出的黃色明亮、柔和,帶有陣陣清香。
梔子染液(左);梔子染色棉紗布(右)(圖片均來自網絡)
參考文獻:
1. 苘麻在明清黃河治理中的使用及其影響.李德楠.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
2. 吊鐘花屬燈籠樹復合體分子譜系地理學研究.邱琦.江西農業大學.
3. 超市賣的藍莓那么貴,其實是因為……不好吃?飄飄.果殼網.
4. 我國藍莓種質資源利用研究進展.何科佳等.湖南農業科學(2013).
5. 淺析古代傳統染色技藝“梔子染”的發展演變.李俊蓉.紡織報告(2020).
6. “梔子花開”,最早是憑什么出道的?.含笑.果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