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自然百科

            第567期:秋色正好,有木名曰欒

                先秦時期的《山海經·大荒南經》中記錄:“大荒之中,有山名?(xiǔ)涂之山,青水窮焉。有云雨之山,有木名曰欒,禹攻云雨,有赤石焉生欒,黃本、赤枝、青葉,群帝焉取藥。”說是在大荒中有一座?涂山和一座云雨山。云雨山上有一種樹木名為欒樹,這種樹長在赤石上,黃色的樹干、紅色的樹枝、青色的葉子。這是國內關于欒樹最早的古籍記載。作為我國鄉土樹種,欒樹很早就被古人發現和種植了。據北宋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中所記,早在漢代時期,古人便將欒樹種植在庭院之中。  

            欒樹枝頭的花(攝影:張莉俊)

              欒樹是無患子科欒樹屬植物的統稱。其為落葉喬木,原產我國大部分省區,東北自遼寧起經中部至西南部的云南及我國臺灣均有,如今世界各地都有栽培。其花、果特征非常明顯,辨識度很高。  

              花為雌雄異花但同株同花序,大而擴展的花序呈聚傘狀圓錐形,通常頂生在小枝的頂端,每個花序上有非常多的分枝,每個分枝上再生出數個小分枝。花朵就生長在這些小分枝上,花小但量大,每個花序上可有幾百上千朵花。雖然單朵花很小,但是雄花和雌花結構差異卻很大。雌雄花都有4枚線狀長圓形的黃色花瓣,開花時,向外反折,有趣的是花瓣的基部有兩個隆起的山脊,正面看像大寫的字母“M”。  

              花盛開的初期,褶皺的山脊是嫩黃色,隨著花朵完全開放,則漸漸變成鮮紅色,黃綠叢中一點紅,特別醒目。雄花初開時,花瓣均勻排列,呈蓮座狀,伴隨雄蕊完全伸出來,4枚花瓣漸漸偏到了一側,雄蕊則偏向了另一側。雌花的雌蕊粗而細長,稍稍彎曲,長長地伸出花瓣之上,形狀像非常新西蘭國鳥“kiwi”鳥的嘴巴。 

            欒樹雄花(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欒樹雌花(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欒樹的花期長達三個多月,從六月初可開到九月中,綻放時,淡淡的清香彌漫在空氣中。微風拂過,仿佛下了一場“花雨”,細碎的小花,掉落一地,意境分外雅致。 

            欒樹的花(攝影:張莉俊)

            欒樹掉落的花(圖片來自網絡)

              欒樹是個“急性子”,花兒凋謝后就迫不及待地結果了,有些花序甚至一邊開花一邊結果。滿樹似花非葉的果實,像一個個小燈籠掛滿枝頭,逐漸變換著色彩,美輪美奐。故而欒樹又被稱為燈籠樹。 

             

            欒樹花果同枝(圖片來自網絡)

              欒樹的果實是一串串簇生的蒴果。單果由三個果瓣圍成,有三條棱,成熟時里面通常有3-6粒圓球形的黑色種子。果瓣紙質、很薄,外面有網紋,內面平滑且略有光澤。果實成長初期是淺綠色,成熟后變成紅色,干燥時呈褐色。 

              初秋時節,經常能看見一株高大的欒樹上,綠色的葉、黃色的花序、紅色的果實,在陽光的照射下,流光溢彩。深秋里,成熟干燥的果實在微風吹過時,還沙沙作響,若古時銅錢聲響一般,因此欒樹又被稱為“搖錢樹”。除此之外,欒樹種子的實用價值也很高,其種子含油脂,可榨油,可制潤滑油和肥皂,是優良的木本油料植物。 

            欒樹種子(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欒樹屬植物有4種1變種,除了1種產斐濟外,其余全產在中國,分別是欒樹(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臺灣欒樹(Koelreuteria elegans subsp. formosana (Hayata)Meyer)、復羽葉欒樹(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全緣葉欒樹(Koelreuteria bipinnata var. integrifoliola),其中臺灣欒樹為臺灣特有樹種,主要特征是葉片很大,二回奇數或偶數羽狀復葉,花瓣有5枚,呈金黃且頂端尖突,在海南、福建、廈門等地有引種,長勢良好。臺灣欒樹的種子圓黑堅硬,可以制成佛念珠,又被稱為“木欒子”。  

              樹形挺拔、季相美麗的欒樹,顏值在線,在園林綠化中非常受青睞,是優良的綠化樹種。其春賞葉、晚夏初秋觀花、深秋初冬賞葉看果、深冬還可探樹皮。春天的嫩葉有紅色有綠色,清新可人;秋夏時節的金黃花序璀璨奪目;變色的紅葉光彩熠熠;秋冬季節的果實像小紅燈籠掛滿枝頭,靚麗無限;深冬時節,樹皮氣孔非常明顯。  

              欒樹可作為庭蔭樹和行道樹,栽植于溪邊、池畔、園路旁或草坪邊緣。同時欒樹既能吸收重金屬,又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有毒氣體有較強抗性,還能吸附煙塵。適于作為生態樹種,種植在工廠礦區等地區作為污染防護 林。

            欒樹行道樹(圖片來自網絡)

            欒樹植株(攝影:張莉俊)

              除了顏值在線,欒樹的葉作為“野味”也清新可口。春天長出的第一期嫩葉芽,在民間俗稱“木立芽”或“木蘭芽”,可以當做蔬菜食用。浸泡去除苦味后,涼拌或做餡料,口味清淡鮮美、營養豐富。  

              嫩葉可吃,成熟的葉片,作用也不可小覷。欒樹的葉中含鞣質,可提制拷膠;葉汁有很強的抗菌作用;還可染真絲呈黃色系。 

            欒樹嫩葉芽(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在等級制度森嚴的我國古代,樹木也同人一樣,身份有高低貴賤之分。長相如此優美的欒樹,在古代被稱為“大夫樹”,社會地位還不低。《周禮》中記載:“天子樹松,諸侯柏,大夫欒,士槐,庶人楊”。規定的是各階層的人去世后,陵墓旁栽種的樹種。皇帝配松樹,王公貴族配柏樹,士大夫配欒樹。所謂“刑不上大夫”,可見士大夫的官職是要職,地位不低。作為我國鄉土樹種的欒樹,不僅是古樹名木,見證了滄海桑田的變化,還成中華文明歷史檔案庫里的重要一員。    

               欒樹低調害羞的花兒,謙遜地盛開在枝頭,不注意可能就錯過了,然而果實卻艷紅了整個秋天,大肆彰顯著豐收成熟的喜悅。“絳霞燭天,單纈照岫。先于霜葉,可增秋譜。”是《植物名實圖考》中對欒樹的描述,草木書里用詩一般優美的詞句贊美和歌頌其美妙的景致。趁秋光正好,快來植物園感受欒樹之美吧。 

              參考文獻: 

              1. 楊忠岐.樹木中的謙謙君子—欒樹[J].綠色中國,2020(10):48-51. 

              2. 祖倚丹等.真絲面料的欒樹葉染色[J].印染,2018(9):1-5. 

              3. 吳亮,付佳佳.欒樹屬植物種質資源研究進展[J].河北農機2016(6):24-25. 

              4. 中國植物志http://www.iplant.cn/ 

            科普開放中心 曹承娥

            附件下載: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