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自然百科

            第560期:中秋的花與果

              中秋鮮果列晶盤,餅樣圓分桂魄寒 

              中秋的起源和農事生產有著緊密聯系,為了慶祝祈盼豐收節慶時餐桌上總少不了的各色鮮果和美食。 

              自古中秋拜月,便有許多美食花樣。在月亮還沒升空時,家家戶戶就已在庭前朝月出的方向(東邊)把擺好了供桌,桌上整齊地擺著應時的瓜果,像鴨梨、蘋果、石榴、西瓜、蜜桃、鮮棗、葡萄、柿子、嫩藕、帶枝毛豆(月宮里的兔子最愛吃毛豆)等等(這是北方的情形),江南則供柚子、芋頭、香蕉、柿子、菱角、花生、鮮藕等,再加上清茶、素油、月餅、糖果,左右一對花瓶里還插著必不可少的雞冠花(象征月亮里的婆娑樹)。 

              《春明采風志》里有載:“中秋臨節,街市邊設果攤兒,鴨兒梨、沙果、百麗、水梨、蘋果、海棠、歐李、鮮棗、葡萄、晚桃,又有帶枝毛豆、果藕、西瓜”的記載。中秋放在供桌之上柿子、蘋果成對供,寓意“事事平安”;桃和石榴成對擺放,寓意“桃獻千年壽,榴開百子圖”;棗和栗子則撒于蘋果、柿子之間,取“早早平安”、“利市”之意;蓮藕則取游子與家人藕斷絲連之意。各色時令花果與糕點在中秋時節寄托著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各種向往。 

            楊柳青年畫《拱向蟾輪》中人們賞月拜月場景(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海派畫家任伯年的《中秋賞月圖》,中秋賞月時供盤之上置青瓷盤,月餅、葡萄和嫩藕歷歷可見(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中秋時節武漢植物園中的柿子(攝影:閱瑯)

            中秋成熟上市的柚子(圖片來自網絡)

            秋季上市的各色菱角(歐菱)A.老五菱 B.紅繡鞋 C.水紅菱 D.和尚菱 E.野菱(圖片來自網絡)

            秋季成熟的葡萄(圖片來自網絡)

            秋季采收的落花生(圖片來自網絡)

            秋季開始應季上市的鮮藕,家家中秋筒子骨煨湯的絕佳搭配(圖片來自網絡)

            毛豆是新鮮連莢的黃豆,也是秋季餐桌上常見的蔬菜(圖片來自網絡)

              紛敷不辨名,一律幽香裛 

              中秋時節天氣漸涼,一掃夏日的悶熱頹廢,正是種秋卉賞秋花的時節。清代余省根據乾隆皇帝的種秋花詩所繪制的《種秋花圖》,以極為有趣的全景式構圖展現了老師帶著學生們栽培秋日花草的情景。畫心上半部以遠山和桂樹營造出秋日的境象,下半部重點突出了此畫的主題——種秋花。庭院中,有的童子在房前空地處種植,有的給種好的秋卉培土、澆水。 

              畫中秋卉繽紛,蜂蝶兩三縈繞籬徑,出現了紫薇、木芙蓉、秋海棠、秋英、射干、玉簪、紫菀、扶桑、雞冠花、雁來紅、萬壽菊、胡枝子、月季、建蘭等等時令花卉。 

            清,余省繪《種秋花圖》軸(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鳳兒花雜雁來紅,更有雞冠弄紫茸 

              雞冠花(Celosia argentea var. Cristata)為莧科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 L.)的栽培種,原產非洲、美洲熱帶和印度,印度稱為波羅奢花,據傳它是隨佛教一起傳入我國。其通常盛放于7-9月,因其花序鮮紅艷麗形似雞冠,由于雞有五德象征文武相并、守信忠勇、仁義吉祥,所以到了宋代,凡祭祀必用雞冠花,其習俗風靡汴京。 

              童謠中也有雞冠花,生個紅,圓月的西瓜皮兒青雞冠花、滿院開,爺爺喝酒、奶奶篩,蓬頭小兒端過來……”可見其在秋季特別應景,鮮紅的花朵為孩子們的童年增添了不少樂趣。 

            清,郎世寧繪《雞冠花》(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

              畫作之中可以看到青葙的花序形狀開始發生特化,由寶塔狀逐漸綴化變異成扁平狀。 

            武漢植物園秋季盛放的青葙(攝影:閱瑯)

            雞冠花的雞冠狀花序及花序中的小花(圖片來自網絡)

            目前品種越來越豐富的雞冠花(圖片來自網絡)

            鳳尾雞冠花,介于雞冠花與青葙之間花序未發生綴化,其相對于青葙花序分支更多(圖片來自網絡)

              雁來紅(Amaranthus tricolor 'Splendens')為莧(Amaranthus tricolor)的觀賞種,也是同雞冠花一樣秋季觀賞的莧科植物,在我國有著相當長的栽培歷史。深秋時節其基部葉轉為深紫色,而頂葉則變得猩紅如染,鮮艷異常。由于葉片變色正值大雁南飛之時,便稱其為雁來紅。 

            雁來紅(圖片來自網絡)

            雁來紅(圖片來自網絡)

            雁來紅新品種約瑟的彩衣在秋季絢麗的葉色(圖片來自網絡)

              葉下茸金繁蕊,別是清妍風致 

              木樨(Osmanthus fragrans (Thunb.) Loureiro)為木犀科木犀屬常綠樹種,又被稱為桂花,是中秋節時節盛放最負盛名的植物,香氣清雅。木樨在我國有著2500年悠久的栽培歷史,其品種繁多約有160余種,根據花色和開花季節可將其歸為四季桂、金桂、丹桂、銀桂這四個品種群。 

            民國,房少臣繪《桂花 小鳥》扇面

            不同花色的桂花(圖片來自網絡)

              桂花富含黃酮、酚類、萜類、木脂素類、苯丙素類等百余種化學成分。其香味獨特,不同地域和品種的桂花有著不同的香型,除入饌浸酒、泡茶、制糕點、桂花茶、桂花酒賞玩品香外,還可提取不能通過人工合成代替的桂花精油香料。 

            桂花茶(圖片來自網絡)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 

              中國傳統名花秋海棠(Begonia.grandis Dry.)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12世紀中葉的宋朝,其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片翠綠,花期長,秋季盛放的粉色花朵具有較高的觀賞性。秋海棠屬植物的莖葉及根中含有多種黃酮、甾體成分,部分種類可作為食物、飲料和飼料使用。 

            張大千繪《秋海棠》(圖片來自網絡)

            秋季盛放的秋海棠(圖片來自網絡)

            秋海棠的花與葉(攝影:閱瑯)

              中秋時節秋卉繽紛,秋果飄香,悅人眼目,愜意的節慶團聚之余細細品味各色花果感受到大自然所帶來的美好。 

              參考文獻: 

              1. 陳晨,鄧環.北京中秋祭月及月光碼文化習俗研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26(04):28-31+82. 

              2. 葛德宏. 貌似雞冠氣勢軒昂--雞冠花[J]. 中醫藥文化, 2000(03):19-20. 

              3. 唐群.關中地域中秋三吉研究[J].咸陽師范學院學報,2019,34(05):55-60. 

              4. 李行娟. 秋海棠(Begonia grandis)的歷史文化、資源調查及親緣地理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科普開放中心

            附件下載: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