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would I had some flowers o’ the spring that might
Become your time of day The crown imperial; lilies of all kinds,
The flower-de-luce being one!
— Perdita in William Shakespeare’s The Winter’s Tale, Act 4, Scene 4,1623
莎士比亞《冬季的故事》中提到的The crown imperial(冠花貝母)象征著的青年如同春季艷麗的花朵一般充滿激情與活力,可見很早冠花貝母就出現在西歐的庭院中,沉浸出豐富多彩的植物文化與芬芳。
冠花貝母 Fritillaria imperialis,又名皇冠貝母、帝王貝母、王貝母、花貝母,原生的花冠貝母分布在喜馬拉雅山脈、印度北部、土耳其、巴基斯坦、蘇丹及伊朗等地。其很早就被引入歐洲作為觀賞植物進行栽培,在歐洲稱其為“Imperial crown(皇冠)”或者“Kaiser's crown(凱撒皇冠)”【在現代也稱其為“Imperial fritillary(帝皇花鐘)”】,在波斯語中則是“倒百合/郁金香”。其花生長于頂生總花梗上端或梗頂葉叢之下,同大多數貝母一樣,其花朵形似一簇倒垂的郁金香。原生種為橙紅色,有黃色、橙紅色、大紅色、杏色花等園藝品種,觀賞期為5-6月。
自然生長在伊朗西部的扎格羅斯山中的冠花貝母 圖源:Bing
荒野燎原
春季盛花期的冠花貝母在其原生地絕對是一幅壯麗的景色。幾天之內,一米高的枝干頂上的燃燒著的紅鈴鋪滿了山間貧瘠的坡地,這給《圣經·新約》中的一句話帶來了全新的維度:“你們為什么為衣服操心呢?試想田野里的百合花是如何生長的:它也不辛苦勞作,也不紡線織布;可是我告訴你們:甚至連所羅門在他榮耀極盛之時所穿戴的,也比不上花中的任何一朵。”這句話正合這朵花的歐洲名字“Imperial crown(皇冠)”,荒野中的盛放的花朵勝過所羅門的所有財富。
同是加冕的“帝王”
與它的名字皇冠貝母相稱,冠花貝母從荒野來到集市與歐洲的庭院之中,得益于幾位帶著冠冕的帝王,其中兩位是真正的皇帝,另外兩位則是文藝復興時期植物學的無冕國王。其中一位皇帝正是偉大的蘇萊曼大帝,他擴充和穩定了他父親和祖父征服的領土,在其統治期間是奧斯曼帝國的黃金時代。伊斯蘭文學藝術在此期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其中園林藝術在這次時代復興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面包養活身體,鮮花滋養靈魂”,這句話出自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本著這種精神,蘇萊曼在首都伊斯坦布爾建立了當時最大的商品市場Grand Bazaar Kapal??ar??,到現今該市場依然在其原址上運作,琳瑯滿目的商品與其間的香料一樣在漫長的時光里沉浸芬芳。這個市場首次提供了從科索沃平原到亞美尼亞高地、從本圖斯海岸到敘利亞沙漠,橫跨整個帝國領土的所有鮮花與植物,是當時所有植物學家的向往之地。
擁有62條街道,2486家商店,18家旅館的Grand Bazaar Kapal??ar??,目前依然是伊斯坦布爾的熱門旅游目的地 圖源:ekovitrin.com

蘇萊曼大帝畫像 by:Vecellio Titian維切里奧·提香
1566年蘇萊曼與羅馬帝國特使就特蘭西瓦尼亞邊界問題談判時的場景 圖源:gettyimages.com
當異域色彩撞見植物學家
1526年匈牙利莫哈克戰役后,蘇萊曼大帝開辟了通往歐洲的道路,大片匈牙利國土為奧斯曼帝國占領。在莫哈克戰役后,又經歷了諸多宗教戰爭,1554年和1556年,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費迪南德一世派遣特使奧吉爾·吉塞林·德·布斯貝克(Ogier Ghiselin de Busbecq)在伊斯坦布爾就特蘭西瓦尼亞邊界問題進行了談判,以期締結一份邊界條約。這場微妙的談判拖了很久,既是優秀的外交家、還是16世紀出名的作家與草藥學家的布斯貝克,不僅擁有了足夠的時間撰寫他的土耳其見聞,第一次在書中描述了其伊斯坦布爾的生活,而且還收集了眾多歐洲花卉市場上未知的植物。他也是第一個把郁金香、丁香、敘利亞玫瑰、假橙,當然還有皇冠貝母等一些歐洲古老園林花卉植物引入歐洲庭院的人,從而開啟了歐洲園林的“東方時代”,一直持續到16世紀20年代。

奧吉爾·吉塞林·德·布斯貝克(Ogier Ghiselin de Busbecq)圖源:Linda Hall Library
布斯貝克郵寄了大量的植物到其家鄉比利時,其中相當一部分包裹的收件人是另一位比利時中世紀最偉大植物學家卡洛斯·克魯修斯(Carolus Clusius),正是在布斯貝克的提議下,另一位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二世于1573年邀請他到維也納。克魯修斯在宮廷中創造了歐洲第一個異國風情園林,也因此而出名。
克魯修斯本人也是一位偉大的植物收藏家,是第一個描述奧地利和匈牙利西部高山植物區系的人。他與匈牙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神秘人物博爾迪扎爾·巴蒂亞尼伯爵(Count Boldizsár Batthyány)交集甚密,伯爵也收集了大量極具異國情調的植物,最負盛名的從伊斯坦布爾遠道而來的“三十六瓣水仙花”,他在奈梅圖城堡(Németújvár,今天的奧地利辛居)的極具特色的模紋花園也是由克魯修斯規劃的。克呂修斯在巴蒂亞尼伯爵的莊園里編撰了第一本圖文并茂的大手稿《蘑菇百科全書》,該百科全書僅在20世紀90年代出版。克魯斯所建造的花園特色是擁有諸多來自伊斯坦布爾的外來植物,特別是大量使用了郁金香,并使其在歐洲歸化。

卡洛斯·克魯修斯(Carolus Clusius)圖源:Wikipedia
萊頓大學中由卡洛斯·克魯修斯建造的植物園 圖源:見水印
卡洛斯·克魯修斯與其建造的觀賞植物苗圃 圖源:evrenatlasi.com
后來克魯修斯被招至萊頓大學任教后,在校內建造了萊頓植物園以及歐洲第一家觀賞植物苗圃,并全力栽培了當時西歐庭院所沒有的大量球根植物。其中最負盛名的就是郁金香,因此其也成為了郁金香之父,開啟了后續郁金香百年的繁盛。作為歐洲第一家觀賞植物苗圃,他在那里以驚人的價格出售了自己收藏的球莖。利欲熏心的當地園丁闖進了他的花園,以專業的方式盜走了他大量的收藏,使其損失巨大。這就使得來自伊斯坦布爾的球根植物在荷蘭的大規模擴散,高昂的售價也間接導致了郁金香狂熱泡沫的產生。
模紋花園中搭配混植的冠花貝母與郁金香 圖源:easytogrowbulbs.com
巴洛克顏值擔當
因為當時西歐庭院普遍栽培的只有紫羅蘭、三色堇、丁香等,極具異域風情的鮮花則大受貴族和皇室青睞,使得巴洛克裝飾空間里大量應用郁金香、百合和皇冠貝母等異域花卉。由當時的靜物畫可以看出,裝飾的瓶花通常都是由冠花貝母占據C位,其令人印象深刻的尺寸和艷麗的橙紅色使其成為巴洛克式大空間中非常受歡迎的裝飾花,它的戲劇性外觀也使它在19世紀后期的繪畫中頗為流行。

占據花瓶C位的冠花貝母 Jan Brueghel: Great bouquet, 1603 圖源:Bing
梵高筆下的冠花貝母
奇異的授粉者
由于冠花貝母單朵花其體積大且倒掛并不容易被小型昆蟲授粉,其授粉者也十分特殊主要為歐亞藍山雀,這使得它在北緯分布地成為一則的罕見授粉案例。皇冠帝國的花蜜分泌大量的稀花蜜。只有掛在主莖上的藍山雀才有足夠大的體積和合適的形狀,以便與花藥和柱頭有規律的接觸,以達到授粉的目的,而其他訪花的鳥類多充當偷花蜜的賊,利用尖利的喙從上面撕開花朵吸食花蜜。
冠花貝母能分泌大量的稀花蜜,在這方面它們與目前所知道的由雀形目鳥類授粉的植物相同。其每朵花含有多達8毫升的花蜜,其中10%是葡萄糖和果糖。花蜜不含蔗糖,因為雀形目鳥類難以消化,其中氨基酸含量也十分稀少。大多數其他種類的貝母都是由大黃蜂授粉的,它們的花蜜中則含有蔗糖和更多的氨基酸。然而,冠花貝母是目前植物學家所知的唯一不能分泌蔗糖的貝母,這表明其對不同類型的傳粉者有著特殊的適應性。
亞歐藍山雀 圖源:Wikipedia
訪花的亞歐藍山雀 圖源:Gardener's World 2021 — Episod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