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最是家常不過了,它是由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經浸泡、研磨、過濾、點鹵、壓制等步驟制作而成。豆腐種類繁多,食用方法更是多種多樣,深受大江南北各地人們的喜愛。

白白嫩嫩的豆腐(圖片來源于網絡)
提起豆腐,人們印象中就是它白白嫩嫩的樣子,而實際上,中華大地民間臥虎藏龍,流傳著銀白的、翠綠的甚至棕色的各色豆腐,并且這些豆腐和豆子也并沒有一毛錢的關系。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都有哪些不一般的豆腐吧!
木蓮豆腐有一種豆腐承包了江浙的整個夏天
魯迅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寫到:“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臃腫的根。”魯迅的兄弟周作人在描述《園里的植物》時,也提到了木蓮:“木蓮藤纏繞上樹,長得很高,結蓮房似的果實,可以用井水揉搓,做成涼粉一類的東西,叫做木蓮豆腐。”

薜荔
這里的“木蓮”就是本篇的主角——一種我們常常可以在墻上、樹干上看到的學名為“薜荔”Ficus pumila L.的藤本植物,其籽粒做成的木蓮豆腐是一道江南著名的消暑甜品。
薜荔在民間的叫法特別多,木蓮、木饅頭、涼粉子、涼粉果,說的都是它。《植物名實圖考》記:“木蓮即薜荔,自江而南,皆曰木饅頭。俗以其實中子浸汁為涼粉,以解暑。”薜荔是無花果的親戚(都是桑科榕屬),其果實也可以稱作“無花果”——因為它的花和無花果一樣也是開在“果子”里。這個“果子”,有個學名,叫“榕果”。薜荔的榕果上尖下平,形如蓮房,撥開以后,里面米粒一樣的東西就是薜荔的種子。薜荔種子中果膠含量很高, 其果膠色澤乳白、味正、無雜味,“民以食為天”,人們很早就懂得利用薜荔的種子洗出膠體制成食品了。

薜荔(王淑慧 攝)
江浙一帶的夏天,人們歷來有用薜荔籽來制作夏季飲品——木蓮豆腐的傳統。嚴格意義上來講,木蓮豆腐可不是豆腐,而是揉搓木蓮籽而得的果凍,因此又叫“木蓮凍”。我們把薜荔的榕果切開,挖出里邊密密麻麻的籽粒,用紗布袋包好,浸入冷開水中,用力地反復揉搓,一種黏稠的膠質便會滲出來,等到紗布表面不再有濃稠液體溢出,便可提起布袋,在水里加一些食品凝固劑,置于陰涼處或放入冰箱,靜待果膠汁液膠結成果凍狀,這就成了晶瑩剔透、質地潤滑的木蓮豆腐。

薜荔的果實(王淑慧 攝)
木蓮豆腐最傳統的吃法,就是將其分割成丁,淋上由紅糖、白糖、冰糖、醋、薄荷油混合而成的糖醋——紅糖甜度高,色澤好,白糖、冰糖味道鮮,醋有酸味,養胃,薄荷油清涼,如果摻一點姜水更好,或是更簡單些,加點兒蜂蜜,順手丟幾片薄荷葉也不妨,舀一塊進口,滑溜溜、甜津津、涼絲絲的沁人心脾,真是酷夏美事一樁。

銀白色的木蓮豆腐(圖片來源于網絡)
還有綠色的豆腐?
在我國長江以南,有這樣一道美食,顏如翡翠,狀若涼粉,入口爽滑清涼,是炎炎夏日里不可多得的消暑佳品,叫做 “觀音豆腐”或“神仙豆腐”,灌木植物豆腐柴就是它的制作原料。

綠色的觀音豆腐(圖片來源見水印)
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 Turcz.又叫臭黃荊,因為葉子揉起來有臭味而得名。豆腐柴是一種不起眼的灌木,花時枝頭開滿小黃花,一朵朵被著柔毛,因為能做綠色豆腐的特性,而引起人們濃厚的興趣。

開花時的豆腐柴(王淑慧 攝)
制作觀音豆腐用到的是豆腐柴的嫩葉,因為豆腐柴再生能力超強,我們采摘葉子的時候大可不必憐香惜玉,盡管放開手腳,多多采擷。

豆腐柴的葉片(王淑慧 攝)

結果時的豆腐柴(王淑慧 攝)
做起豆腐來,更是毫無難度可言,我們都可以瞬間變身美食達人。將鮮葉洗凈,直接包于紗布中或是用料理機打成糊后再以紗布包裹,加入涼開水揉搓至葉中汁液盡出,去掉葉渣,撇去浮沫,緩緩加入凝固劑并不斷攪拌,葉汁漸漸變稠凝固,此時,一盤清涼綠豆腐就算制作成功了。當然,葉汁與凝固劑的比例不同,做出的綠色豆腐口感也會有差別,柔嫩者入口能化,滑韌者勁道十足,各有千秋。

涼拌觀音豆腐(圖片來源見水印)
觀音豆腐可以添加糖、醬油或其他佐料涼拌食用,也可以烹飪菜肴煮熟吃,其色綠而質柔,鮮嫩又有清香,堪稱美味。
磨芋豆腐腸壽才能長壽
常言道:“腸胃好才能身體好。”而膳食纖維對好腸胃來說意義重大。膳食纖維,能起到潤腸通便排腸毒、改善腸道菌群、防止過多熱量攝入而減肥(因為膳食纖維吃下去也是會占據胃腸體積,引起飽腹感,自然可以讓人少吃點兒)等眾多功效。
花蘑芋Amorphophallus konjac K. Koch,通稱磨芋,也有俗名如魔芋、鬼芋、花梗蓮等。作為自然界中唯一能大量提供優質膳食纖維磨芋葡苷聚糖(在體內不被吸收、不含熱量、有飽腹感)的主要經濟作物,被人們開發加工成各種譽為人體消化系統“清道夫”的磨芋食品,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磨芋豆腐了。

棕色的磨芋豆腐(圖片來源于網絡)
磨芋豆腐的原料當然是磨芋了。磨芋是啥?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我們看到的磨芋植株,常常就是用一個葉柄頂著一片3裂的大葉子,其葉柄粗壯光滑,有綠褐色或白色斑塊,乍一見不免受到驚嚇。

磨芋(徐文斌 攝)

磨芋帶有綠褐色或白色斑塊的葉柄(徐文斌 攝)
開花的時候,就從地里長出一個與葉柄一樣的花序柄,其上是一個大大的佛焰苞和肉穗花序,昭示著它作為天南星科大家庭成員的顯著特征。佛焰苞是漏斗形的,外面灰綠色有暗綠色斑塊,內面深紫色。

磨芋花序柄上的佛焰苞和肉穗花序(王淑慧 攝)

磨芋佛焰苞外面暗綠色的斑塊(王淑慧 攝)
肉穗花序結出的果實挺好看,在成熟的過程中,一顆顆小珠子由綠色逐漸變成紅色再變成藍色,很魔幻。

花蘑芋的肉穗花序結出果實(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劉軍)
現在,重點來了——磨芋全株有毒,尤其是地下形似芋頭的塊莖毒性最大,這些有毒成分主要為生物堿類物質,另外還含有較多的草酸鈣結晶,因此,磨芋必須經過處理后才能食用。如果不慎誤食,民間采用醋加姜汁少許,內服或含漱,可以解毒。

素炒磨芋豆腐(圖片來源http://www.sbar.com.cn/caipu/1238787989)
制作磨芋豆腐,可以采用新鮮磨芋塊莖或是磨芋精粉,無論哪種方法,加工過程都相當復雜,前者更添研磨、去毒等步驟,極為繁瑣。好在,制作磨芋豆腐是一項商品化產業,我們可以從市場上很方便地購買到,然后精選各色磨芋豆腐食譜,就可以烹飪出好吃又大有裨益的磨芋豆腐佳肴啦!
磨芋豆腐吃起來清爽可口,風味獨特,沒吃過的朋友們趕緊買來嘗嘗吧!
本文節選自《多彩植物 趣味生活》一書
那些沒有豆的豆腐 作者:王淑慧
審稿:張凡
繪圖:陳文君、徐文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