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79f28"></tbody>
    1. 
      
      1. <progress id="79f28"></progress>
      2. <samp id="79f28"><ins id="79f28"></ins></samp>
      3. <menuitem id="79f28"><strong id="79f28"><u id="79f28"></u></strong></menuitem>
        <track id="79f28"><nobr id="79f28"></nobr></track>
          1. wbg logo

            自然百科

            第510期:“出淤泥而不染”——蓮自我清潔的秘密

              植物表皮蠟質

              角質層主要由角質和蠟質成分構成。大約4.5億年前,第一個水生植物正是由于進化生成了角質層,從而適應陸地環境轉變為陸地植物。
              植物表皮蠟質是覆蓋在陸地植物表面的一層白色晶狀物,是一種疏水有機混合物。
              表皮蠟質的形態學表型多種多樣,掃描電鏡下觀察發現,常見的形態主要包括絲狀、管狀、桿狀、平板狀、顆粒狀及片狀6種。
            植物表皮蠟質(圖片來自網絡)
              而蓮葉的正面蠟質結構主要為不規則的顆粒狀,背面蠟質結構則為桿狀為主。
            掃描電鏡下蓮葉表皮蠟質結構圖
              “多功能”蠟質與“荷花效應”
              植物表皮蠟質作為植物應對外界環境變化的最外一層屏障,在應答外界非生物脅迫和生物脅迫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表皮蠟質能夠抑制植物表面水分流失、保護植物免受病原菌侵害等,對植物生長發育和適應外界環境有著重要意義。
              研究發現,表皮蠟質形成了疏水表皮,從而使得蓮具有自我清潔作用,形成了著名的“荷花效應”的生化基礎。
            (張莉俊 攝)
            (張莉俊 攝)
              實驗表明,蠟質提取前,水珠能夠呈現完美球形立在蓮葉表面,隨其滾動能夠帶走污染物顆粒;而蠟質提取后水珠則不能再立于蓮葉表面,蓮葉的自我清潔作用減弱。
            荷花效應圖
              正是因為有了蠟質,蓮葉才能夠保持“出淤泥而不染”。
              蓮葉蠟質的提取和分離
              由于植物表皮蠟質主要由超長鏈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包括烷烴、初級醇和酮類等化合物組成,故而可以利用有機溶劑氯仿或正己烷將其提取,即將隨機取樣的蓮葉放入氣相色譜專用瓶內,加入5毫升氯仿,振蕩取樣瓶10-20秒,將提取液轉移至新的玻璃瓶,重復操作即可得到10毫升的蠟質提取液。
            蓮葉表皮蠟質提取及分離流程圖(圖片來自網絡)
              采用薄層層析法可以將蓮葉表皮蠟質提取液成分分離開, 根據蠟質成分的不同,紫外分析儀下能觀察到多種顏色的條帶,將條帶刮下處理后在氣相色譜儀上即可分析出蠟質中的成分,條帶越豐富說明其蠟質成分相對復雜。
            紫外分析儀下觀察蓮葉表皮蠟質后得到的條帶
              植物表皮蠟質對于植物生長發育和抵御各種生物、非生物脅迫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在工業生產上也具有廣泛用途,可用于藥品、化妝品、紡織品、紙、蠟燭、油墨、潤滑劑等商品的制備。此外,植物蠟質經處理后還可用于水果表面打蠟,蠟在水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不僅可以保護水果外皮,提高光澤度,還可以防止水果水分蒸發,保留水果鮮香。而且,打蠟后病菌也不容易侵入,可以防腐防蟲。
            蠟質作用(圖片來自網絡)
              植物蠟綠色環保,且具有可再生特性,可以廣泛地運用于眾多領域,比石蠟更具有市場優勢。
              ----
              撰文:王宙雅
              
             

             

              

            k科普開放部

            附件下載:

            var fj = ""; if(fj==""){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style.display="none"; document.getElementById("app1").style.display="none"; }
            国产日韩久久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