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日常穿的衣服大多是由纖維制成,而植物纖維作為其中的最大來源,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說起植物纖維,大家最熟悉的當屬棉花了,不過,如今人們對衣物的需求已經不僅滿足于保暖了,輕薄、美觀、環保等因素也成為我們選擇制衣植物材料的標準。那么除了棉花外,我們還有哪些選擇呢?本章將為您講述這些我們每天都要穿的“植物”。
要想認識制衣植物,就要先了解下植物纖維。植物纖維作為紡織制衣材料的最大來源,通常可以根據纖維在植物上的著生部位分為以下幾類:
1種子纖維
第一類是以棉花、木棉為代表的種子纖維材料,這類纖維著生在植物種子表面。
2韌皮纖維或皮纖維
這類纖維著生在植物莖桿的表面或韌皮上,纖維拉伸強度大于其他纖維,如黃麻、紅麻、苧麻、亞麻、羅布麻等。
3葉纖維
纖維著生于植物葉片上,如龍舌蘭、菠蘿等。
4莖干纖維
植物莖桿主要是由纖維組成,如水稻、小麥、大麥、竹等。
5果實纖維
這類纖維著生于植物果實上,譬如椰子。
下面讓我們重點認識下各類纖維中的代表吧!
01 天生炫彩 時尚彩棉
棉質衣物由于吸濕、保暖、柔軟等優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可以說,這棉質衣物的原材料——棉花,應當是植物界中我們人類一個十分重要的好朋友了。

棉花(圖片來源于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403597)
問起棉花的顏色,您估計會不假思索地回答白色吧!沒錯,普通棉花當然是白色了,不過今天要講的不是這白色的普通棉花。隨著人們對自然、生態、環保、健康等因素的追求,一種新型的棉花走進了我們的生活,那就是彩色棉花!

灰色的彩棉
其實在16世紀,人們已經將彩色棉花用于制衣,但是由于天然彩棉的品質較差,所以地位逐漸被纖維品質較好的白色棉花所取代,天然彩棉也逐漸淡出了我們的視線。
20世紀90年代開始,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大家重視到白色棉花在印染過程中會引發耗水、耗電、有污染等環境問題,開始尋求一種更為環保的替代纖維材料。于是,彩棉又回來了!

各種顏色的彩棉纖維
而今的彩棉多是通過生物技術或傳統的遺傳育種等技術得來,目前科學家們已經研發出的彩棉有棕、綠、紫、灰、橙等色澤品種。
這些彩棉天生就區別于顏色單一的白色棉花,可謂天生炫彩!除了具有天然色彩,不需染色,不含化學染料外,彩棉制造的衣物質地柔軟、手感舒適,導濕性能好,吸汗、 吸水、透氣,抗靜電、不起球。總之,彩棉從種植培育、生產加工到制品消費都十分符合健康、環保的要求,它不僅可以更健康地滿足人們對衣物色彩的要求,同時穿著起來也十分舒適。
怎么樣?是不是對這天生炫彩的彩棉倍添好感呀???
02 “樹上羊絨”——木棉
木棉就像是長在樹上的棉花,由于華南地區不產棉花,所以自古以來,當地的居民都會在木棉的棉絮飄落時,將棉絮收集起來,用來代替棉花作為棉襖、坐墊等衣物的填充物,所以,木棉自古有就了“樹上羊絨”之稱。

木棉的花和果實
木棉由于樹木很高大、粗壯,具陽剛之美,所以還被叫作英雄樹。它還有個名字叫作攀枝花,有沒有很耳熟?對,它和我國四川省的一個城市——攀枝花同名。其實,攀枝花市是我國唯一一個以花名來命名的城市,木棉自然也成為了攀枝花市的市花,同時,它還是我國廣州市、潮州市、崇左市和高雄市的市花。

高大的木棉樹(圖片來源于中國植物圖像庫-宋鼎)
前面提到的被古人用作填充材料的棉絮,其實就是木棉纖維。木棉纖維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種子纖維,木棉的果實成熟后會自動地裂開,里面充滿了棉絮,有白、黃和棕色3種顏色。

木棉的果實(圖片來源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9460560102e2c6.html)
不過,以前因為木棉纖維自身結構很特殊,再加上當時的技術相對落后,木棉紡紗一直都很困難,這也是木棉纖維沒有得到廣泛應用的原因。但現在,我們不但克服了木棉纖維作為絮填材料壓縮彈性差的缺點,還通過技術改造使其可以單獨成紗。

木棉纖維具有防水性,可以做成救生衣
木棉纖維的質地較輕,保暖性好,還具有一定的防水性,可以做成救生衣。木棉纖維作為救生衣的浮力材料,和其他泡沫塑料等填充的救生衣相比,不易老化和破損。
本文節選自《多彩植物 趣味生活》一書
彩棉和木棉篇 作者:夏絲雨
審稿:張凡
繪圖:陳文君、徐文濤